|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2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进展 | 第12-24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12-16页 |
| ·海底地质构造 | 第12-15页 |
| ·菲律宾地质构造 | 第15-16页 |
| ·区域气候和区域海洋水文背景 | 第16-21页 |
| ·区域气候 | 第16-18页 |
| ·区域水文背景 | 第18-21页 |
| ·研究进展 | 第21-24页 |
|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第24-30页 |
| ·研究材料 | 第24-26页 |
| ·研究方法 | 第26-30页 |
| ·沉积物粒度分析 | 第26-27页 |
| ·XRD 分析 | 第27-29页 |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和X 射线能谱(EDS)分析 | 第29页 |
| ·特定层位的AMS~(14)C 测年 | 第29-30页 |
| 第四章 结果 | 第30-44页 |
| ·粒度分析 | 第30-32页 |
| ·ph03 孔粒度特征 | 第30-31页 |
| ·ph04 孔粒度特征 | 第31-32页 |
| ·X 射线衍射分析 | 第32-40页 |
| ·粘土矿物及全岩矿物组合特征 | 第32-35页 |
| ·ph03 孔粘土矿物组合特征 | 第35-37页 |
| ·ph04 孔粘土矿物组合特征 | 第37-38页 |
| ·ph03 孔全样矿物组合特征 | 第38-39页 |
| ·ph04 孔全样矿物组合特征 | 第39-40页 |
| ·SEM 与EDS 分析结果 | 第40-42页 |
| ·ph03 和ph04 孔年代框架和沉积速率 | 第42-44页 |
| 第五章 讨论 | 第44-52页 |
| ·研究区ph03 和ph04 孔粘土矿物组合特征 | 第44页 |
| ·研究区粘土矿物成因及物源分析 | 第44-47页 |
| ·蒙皂石 | 第44-45页 |
| ·伊利石 | 第45-46页 |
| ·高岭石和绿泥石 | 第46-47页 |
| ·沉积作用与沉积环境的演化 | 第47-52页 |
| ·沉积物类型与物质来源 | 第47-48页 |
| ·沉积物时代的划分 | 第48-51页 |
| ·沉积环境的演化 | 第51-52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