蓖麻株高性状的RAPD分子标记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10页 |
| 1 前言 | 第10-24页 |
| ·蓖麻在我国的栽培历史与地理分布 | 第10页 |
| ·蓖麻的形态特征与经济价值 | 第10-11页 |
| ·蓖麻的形态特征 | 第10-11页 |
| ·蓖麻的经济价值 | 第11页 |
| ·国内外蓖麻株高育种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国外蓖麻株高育种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国内蓖麻株高育种的研究现状 | 第12页 |
| ·蓖麻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DNA分子标记技术的概述与类型 | 第13-19页 |
| ·DNA分子标记技术的概述 | 第13-14页 |
| ·DNA分子标记技术的类型 | 第14-19页 |
| ·RAPD标记技术在农业研究中的应用 | 第19-22页 |
| ·种质资源的研究 | 第19-20页 |
|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第20页 |
| ·物种进化及品种鉴定 | 第20页 |
| ·分子标记辅助的选择育种 | 第20页 |
| ·基因定位与分离 | 第20-21页 |
| ·亲缘关系鉴定 | 第21页 |
| ·濒危植物检测 | 第21页 |
| ·外源导入基因的追踪 | 第21页 |
| ·基因渐渗现象的鉴定 | 第21-22页 |
|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2-23页 |
|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4-35页 |
| ·材料 | 第24-26页 |
| ·蓖麻 | 第24页 |
| ·宿主菌种 | 第24页 |
| ·克隆载体 | 第24页 |
| ·工具酶 | 第24-25页 |
| ·培养基 | 第25页 |
| ·试剂 | 第25页 |
| ·仪器设备 | 第25-26页 |
| ·方法 | 第26-35页 |
| ·蓖麻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6页 |
| ·蓖麻DNA质量检测及含量测定 | 第26-27页 |
| ·基因池DNA的构建 | 第27页 |
| ·蓖麻RAPD-PCR反应体系及扩增程序优化 | 第27-29页 |
| ·蓖麻株高性状差异片段的筛选 | 第29页 |
| ·差异片段的克隆与分析 | 第29-35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5-52页 |
| ·蓖麻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35页 |
| ·OD_(260/280)值比较 | 第35-36页 |
| ·蓖麻RAPD-PCR反应体系与扩增程序优化 | 第36-40页 |
| ·蓖麻RAPD-PCR反应体系优化 | 第36页 |
| ·蓖麻RAPD-PCR扩增程序优化 | 第36-39页 |
| ·最佳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的验证 | 第39-40页 |
| ·蓖麻株高性状的RAPD标记筛选与鉴定 | 第40-43页 |
| ·蓖麻株高性状的RAPD标记的筛选 | 第40-42页 |
| ·蓖麻株高性状的RAPD标记的鉴定 | 第42-43页 |
| ·RAPD标记差异片段扩增结果 | 第43-52页 |
| ·差异片段的回收纯化 | 第43页 |
| ·重组质粒的鉴定 | 第43-45页 |
|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 | 第45页 |
| ·株高差异片段测序与同源性分析 | 第45-52页 |
| 4 结论与讨论 | 第52-56页 |
| ·结论 | 第52页 |
| ·建立并优化RAPD-PCR反应体系及扩增程序 | 第52页 |
| ·蓖麻株高性状多态性分析 | 第52页 |
| ·差异片段的克隆 | 第52页 |
| ·差异序列同源性分析 | 第52页 |
| ·讨论 | 第52-56页 |
| ·RAPD-PCR体系正交优化的可行性 | 第52-53页 |
| ·RAPD-PCR反应体系中的各影响因素 | 第53-54页 |
| ·RAPD-PCR扩增程序中的各影响因素 | 第54页 |
| ·RAPD标记在株高鉴定上的应用 | 第54-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 附录 | 第62-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
| 作者简介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