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6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0-12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一) 国外学者的研究 | 第12-13页 |
(二) 国内学者的研究 | 第13-15页 |
(三) 文献述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中美经贸关系现状和双循环体制的形成 | 第16-22页 |
一、中美贸易关系现状 | 第16-19页 |
(一) 中美贸易规模逐年扩大 | 第16-17页 |
(二) 中美贸易不平衡加剧,中国成为美国最大贸易逆差来源国 | 第17-19页 |
二、中国成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 | 第19-20页 |
三、双循环体制的形成 | 第20-22页 |
第三章 中美双循环体制形成的原因 | 第22-32页 |
一、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元的特殊地位 | 第22-24页 |
二、美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 第24-25页 |
三、中美两国经济内部结构失衡 | 第25-27页 |
四、国际产业转移加大了中国对美国顺差数字 | 第27-32页 |
(一) 美国产业转移 | 第27-28页 |
(二) 东亚地区产业转移 | 第28-32页 |
第四章 双循环体制对中美经济及世界经济的影响 | 第32-40页 |
一、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第32-35页 |
(一) 过度依赖出口拉动经济,扭曲了内部增长机制 | 第32-33页 |
(二) 形成过度的外汇储备 | 第33-34页 |
(三) 外汇储备大部分用来投资美国国债,导致了国民财富的流失和增加了外汇储备的风险 | 第34-35页 |
(四) 中国对美巨额贸易顺差导致中国对美经济依存度远远高于美国对华经济依存度 | 第35页 |
二、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 第35-37页 |
(一) 为美国消费者提供廉价消费品 | 第35-36页 |
(二) 有利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 第36页 |
(三) 中国外汇储备为美国提供了廉价融资 | 第36页 |
(四) 美国可以通过操纵美元贬值来变相逃避债务 | 第36-37页 |
三、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 第37-40页 |
(一) 加剧全球经济失衡 | 第37页 |
(二) 美国向世界输出通货膨胀,使世界经济存在不稳定性 | 第37-40页 |
第五章 全球金融危机后中美双循环体制的前景分析 | 第40-44页 |
一、“美元本位制”的国际货币体系本身具有脆弱性 | 第40页 |
二、金融危机动摇了人们对美元的信心 | 第40-41页 |
三、金融危机后中美两国经济增长方式都会发生转变 | 第41-42页 |
四、金融危机加快我国对外汇储备管理的调整,降低了对美元资产的依赖 | 第42-44页 |
第六章 金融危机后中国如何调整经济发展战略 | 第44-48页 |
一、适度调整出口导向型战略,加大内需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 第44-45页 |
二、完善外汇储备管理体制 | 第45-46页 |
三、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 第46-47页 |
四、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及获奖情况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