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机器辅助技术论文

三维轮廓测量中傅里叶变换法的改进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被动三维传感技术第9-10页
   ·主动三维传感技术第10-14页
     ·飞行时间法第12页
     ·激光三角测量法第12-13页
     ·莫尔轮廓术第13页
     ·相位测量轮廓术第13-14页
     ·傅里叶变换轮廓术第14页
   ·光学三维传感的发展方向第14-15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5-17页
第2章 光栅投影三维测量系统第17-31页
   ·光栅投影系统测量原理概述第17-18页
   ·光栅条纹分析与相位提取第18-23页
     ·相移法第19-21页
     ·傅里叶变换轮廓法第21-23页
   ·相位展开技术第23-31页
     ·相位展开的基本假设第24-27页
     ·枝切法第27-29页
     ·质量图导引法第29页
     ·最小费用流法第29页
     ·最小二乘法第29-30页
     ·正则化方法第30页
     ·基于贝叶斯推断的 ZπM 算法第30-31页
第3章 傅里叶变换轮廓法的改进研究第31-51页
   ·投影仪 Gamma 校正第31-34页
   ·傅里叶变换轮廓法(FTP)原理第34-36页
     ·FTP 提取相位主值第34-36页
     ·FTP 测量范围的限制第36页
   ·FTP 中滤波器设计第36-44页
     ·平滑定义第37-38页
     ·平滑的频域特性第38页
     ·基于平滑的时频分析第38-40页
     ·用时频分析方法提取基频第40-44页
   ·颜色标记傅里叶变换轮廓法第44-51页
     ·相位包裹的原因第44-46页
     ·颜色标记研究第46-51页
第4章 测量系统的三维坐标标定第51-68页
   ·XY 坐标标定第51-55页
     ·四个坐标系第51-52页
     ·摄像机针孔模型第52-54页
     ·摄像机标定第54-55页
   ·Z 方向标定第55-68页
     ·基于模型的系统标定第55-62页
     ·基于拟合的系统标定第62-65页
     ·实验开展第65-68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6页
致谢第76-77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颈动脉超声序列图像运动分析
下一篇:一种新型成像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