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氧堆肥对难溶性磷酸盐溶解效果的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致谢 | 第8-12页 |
| 插图清单 | 第12-13页 |
| 表格清单 | 第13-14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4-23页 |
| ·中国磷资源现状 | 第14页 |
| ·磷素在土壤生态系统循环 | 第14-17页 |
| ·磷的主要存储形式 | 第14-15页 |
| ·磷的土壤生态系统循环过程 | 第15-16页 |
| ·磷素在土壤中的化学行为 | 第16-17页 |
| ·微生物在磷的生物循环中的作用 | 第17页 |
| ·国内外关于解磷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 ·解磷微生物的种类及分布 | 第18页 |
| ·解磷菌解磷效果的研究 | 第18-19页 |
| ·解磷菌解磷机理的研究 | 第19-20页 |
| ·生物解磷堆肥发酵磷素转化及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 ·有机肥对土壤磷组分的影响 | 第20-21页 |
| ·解磷生物肥料的应用及进展 | 第21-22页 |
|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 第二章 解磷菌液态发酵条件下产酸分析 | 第23-31页 |
| ·引言 | 第23页 |
|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23-24页 |
| ·实验部分 | 第24-26页 |
| ·发酵液中相关指标的测定 | 第24-25页 |
| ·液态发酵实验方案设计 | 第25-2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6-30页 |
| ·黑曲霉菌落形态 | 第26页 |
| ·不同氮源对黑曲霉发酵产酸的影响 | 第26-27页 |
| ·黑曲霉发酵过程中有机酸代谢分析 | 第27-28页 |
| ·两种处理下的磷含量变化 | 第28-29页 |
| ·pH 值与发酵液总有效磷的相关性 | 第29-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三章 小分子有机酸对磷酸钙溶磷效果研究 | 第31-40页 |
| ·引言 | 第31页 |
|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31-32页 |
| ·实验主要仪器 | 第31-32页 |
| ·实验主要药品 | 第32页 |
| ·实验方案设计 | 第32-33页 |
| ·实验参数水平的设计 | 第32-33页 |
| ·正交试验设计 | 第33页 |
| ·有效磷的测定 | 第3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3-39页 |
| ·单因素条件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3-37页 |
|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7-39页 |
| ·工艺条件比较 | 第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四章 好氧堆肥对难溶性磷酸盐促释效果的研究 | 第40-60页 |
| ·引言 | 第40页 |
|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40-42页 |
| ·实验主要仪器 | 第40-41页 |
| ·实验主要药品 | 第41页 |
| ·堆肥发酵装置图 | 第41-42页 |
| ·实验原料及初始理化性质 | 第42页 |
| ·实验流程 | 第42-43页 |
| ·堆肥理化性质测定 | 第43-44页 |
| ·含水率的测定 | 第43页 |
| ·有机质的测定 | 第43页 |
| ·总氮的测定 | 第43-44页 |
| ·有效磷的测定 | 第44页 |
| ·总磷的测定 | 第44页 |
| ·实验方案设计 | 第44-46页 |
| ·好氧高温堆肥对难溶性磷酸盐促释效果的研究 | 第44-45页 |
| ·接种解磷菌对堆肥内难溶性磷酸盐促释效果的研究 | 第45-4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6-58页 |
| ·堆肥对几种常见难溶性磷酸盐的促释效果 | 第46-47页 |
| ·磷酸盐加入量对堆肥促磷效果的影响 | 第47-48页 |
| ·黑曲霉对堆肥解磷效果的影响 | 第48-49页 |
| ·解磷菌接种时间对堆肥中难溶性磷酸盐的促释效应 | 第49-55页 |
| ·解磷菌接种量对堆肥难溶性磷酸盐的促释效应的研究 | 第55-58页 |
| ·自制堆肥评价 | 第58页 |
| ·堆肥外观 | 第58页 |
| ·堆肥技术指标 | 第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