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生态”型民居适宜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致谢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8页 |
·生态民居研究的必要性 | 第13-15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13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生态民居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15-16页 |
·经济适宜性理论 | 第15-16页 |
·技术适宜性理论 | 第16页 |
·生态民居研究方法及框架 | 第16-18页 |
·现状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 第16页 |
·以点带面的研究方法 | 第16页 |
·理论研究和适宜性策略相结合 | 第16页 |
·论文框架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皖南传统民居的生态技术经验 | 第18-27页 |
·传统民居的自然生态观 | 第18页 |
·气候的适应性 | 第18页 |
·地形地貌的适应 | 第18页 |
·皖南传统民居围护结构 | 第18-25页 |
·木构架结构 | 第20页 |
·双坡式屋顶 | 第20-21页 |
·空斗砖墙 | 第21-23页 |
·地面 | 第23-25页 |
·传统民居在保温降温及通风上采取的措施 | 第25-26页 |
·保温 | 第25页 |
·降温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皖南新民居的现状 | 第27-47页 |
·皖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 第27页 |
·地形地貌特征 | 第27页 |
·气候特点 | 第27页 |
·新民居现状 | 第27-34页 |
·居民的居住概况 | 第27-28页 |
·新民居的建筑形式 | 第28-30页 |
·民居的调查分析 | 第30-32页 |
·能源利用情况 | 第32-33页 |
·调查统计分析 | 第33-34页 |
·新民居物理环境现状 | 第34-46页 |
·民居墙体围护结构夏季测试分析 | 第35-39页 |
·民居冬季室内外温度、湿度测试分析 | 第39-44页 |
·皖南民居光环境 | 第44-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适宜皖南新民居生态技术策略 | 第47-64页 |
·民居规划布局 | 第47-48页 |
·民居布局 | 第47页 |
·民居合理朝向 | 第47-48页 |
·生态民居设计特点 | 第48-52页 |
·平面设计 | 第48-49页 |
·剖面设计 | 第49-50页 |
·立面设计 | 第50-51页 |
·合理控制建筑体型系数 | 第51-52页 |
·新民居围护结构的优化设计 | 第52-58页 |
·墙体构造的优化设计 | 第52-54页 |
·屋顶的优化设计 | 第54-56页 |
·门窗的优化设计 | 第56-58页 |
·新型能源的利用 | 第58-62页 |
·太阳能的利用 | 第58-60页 |
·沼气的利用 | 第60-62页 |
·自建民居外围护结构优化设计 | 第62-63页 |
·建筑概况 | 第62页 |
·计算机节能软件 | 第62页 |
·改造前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分析 | 第62页 |
·围护结构优化设计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结语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附录 | 第69-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