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银行制度设计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6页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二、研究现状与评价 | 第10-14页 |
(一) 国外的相关研究 | 第10-11页 |
(二) 国内的相关研究 | 第11-13页 |
(三) 国内现有研究评价 | 第13-14页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4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二)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四、论文框架与内容 | 第14-15页 |
五、可能创新与不足 | 第15-16页 |
第二章 SSP与SCP分析框架简介 | 第16-22页 |
一、SSP分析框架简介 | 第16-17页 |
二、SCP分析框架简介 | 第17-19页 |
三、分析指标 | 第19-22页 |
(一) 结构的决定因素 | 第19页 |
(二) 行为 | 第19-20页 |
(三) 绩效的评价方法 | 第20-22页 |
第三章 村镇银行的制度分析 | 第22-40页 |
一、村镇银行的制度设计 | 第22-24页 |
(一) 发起人制度 | 第22-23页 |
(二) 股权设置与股东资格 | 第23-24页 |
(三) 退出壁垒 | 第24页 |
二、村镇银行结构问题分析 | 第24-27页 |
(一) 发起人制度分析 | 第25-26页 |
(二) 股权设置分析 | 第26-27页 |
(三) 进入和退出壁垒分析 | 第27页 |
三、村镇银行为分析 | 第27-31页 |
(一) 村镇银行的业务与定价行为 | 第28-29页 |
(二) 村镇银行的非价格竞争行为 | 第29页 |
(三) 村镇银行的竞争行为 | 第29-31页 |
四、村镇银行绩效分析 | 第31-39页 |
(一) 平衡计分法简介 | 第31-32页 |
(二) 村镇银行的平衡计分法 | 第32-34页 |
(三) 村镇银行绩效测评具体分析 | 第34-39页 |
五、主要结论 | 第39-40页 |
第四章 两家村镇银行的案例分析 | 第40-47页 |
一、两家村镇银行简介 | 第40-41页 |
二、结构分析 | 第41页 |
三、行为分析 | 第41-43页 |
四、绩效评价 | 第43-47页 |
(一) 顾客角度 | 第43-44页 |
(二) 内部业务角度 | 第44页 |
(三) 创新与学习角度 | 第44-45页 |
(四) 财务角度 | 第45页 |
(五) 评价 | 第45-47页 |
第五章 促进村镇银行健康发展的几点思考 | 第47-50页 |
一、村镇银行需要完善的支持政策 | 第47-48页 |
二、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的角色定位 | 第48页 |
三、建立村镇银行的长效保障制度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