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安全管理的方法与实践
| 摘要 | 第1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目录 | 第4-6页 |
| 第一章 概论 | 第6-15页 |
| ·研究背景 | 第6-7页 |
|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安全管理的相关理论分析 | 第15-32页 |
| ·安全及安全管理 | 第15-16页 |
| ·安全管理的基本理论 | 第16-24页 |
| ·安全管理科学的演化 | 第24-28页 |
| ·我国安全管理的现状 | 第28-29页 |
| ·我国安全管理的立法现状 | 第29-30页 |
| ·小结 | 第30-32页 |
| 第三章 电力工程安全危险辨识理论与方法 | 第32-52页 |
| ·安全危险辨识的含义 | 第32-36页 |
| ·危险源 | 第32页 |
| ·危险源的分类 | 第32-34页 |
| ·安全危险辨识范围与对象 | 第34-36页 |
| ·安全危险辨识的方法 | 第36-42页 |
| ·直观经验法 | 第37页 |
| ·头脑风暴法 | 第37页 |
| ·核对表法 | 第37-39页 |
| ·系统分解法 | 第39页 |
| ·流程图法 | 第39-40页 |
| ·情景分析法 | 第40页 |
| ·假设条件法 | 第40页 |
| ·特殊操作中的危险源自辨识方法 | 第40-41页 |
| ·事故树分析法 | 第41-42页 |
| ·安全危险辨识程序与危险度量 | 第42-45页 |
| ·危险辨识程序 | 第42-44页 |
| ·安全危险度量 | 第44-45页 |
| ·电力工程安全危险辨识 | 第45-51页 |
| ·电力工程的特点 | 第45-48页 |
| ·电力工程的危险源 | 第48-51页 |
| ·小结 | 第51-52页 |
| 第四章 电力工程危险源的控制方法 | 第52-62页 |
| ·危险源控制的原则 | 第52页 |
| ·危险源控制方式与途径 | 第52-55页 |
| ·危险源控制方式 | 第52-53页 |
| ·危险源控制途径 | 第53-55页 |
| ·危险源的管理与控制方法 | 第55-60页 |
| ·三全管理法 | 第55页 |
| ·目标管理法 | 第55-57页 |
| ·预测分析法 | 第57-59页 |
| ·其它方法 | 第59-60页 |
| ·电力工程的安全管理程序 | 第60-61页 |
| ·小结 | 第61-62页 |
| 第五章 电力工程安全管理方法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 第62-71页 |
| ·工程简介及其特点 | 第62-63页 |
| ·工程简介 | 第62页 |
| ·工程特点 | 第62-63页 |
| ·安全目标及指标 | 第63页 |
| ·安全管理保障体系 | 第63-65页 |
| ·安全辨识 | 第65-66页 |
| ·安全措施 | 第66-68页 |
| ·安全管理与控制 | 第68-70页 |
| ·安全管理效果 | 第70-71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71-73页 |
| ·研究结论 | 第71-72页 |
| ·有待于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