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颜色聚类和连通域分析的视频文本提取方法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2-15页 |
第二章 文本提取研究综述 | 第15-23页 |
·文本的图像特征分析 | 第15-17页 |
·文本尺寸 | 第15页 |
·文本颜色和亮度 | 第15页 |
·文本与背景对比度 | 第15-16页 |
·文本字体及比例 | 第16页 |
·文本分布 | 第16页 |
·文本间隙 | 第16页 |
·文本的稳定性 | 第16-17页 |
·文本背景 | 第17页 |
·视频文本分类 | 第17-19页 |
·文本提取的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文本提取研究现状介绍 | 第19-20页 |
·典型的文本提取方法 | 第20-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基于颜色聚类和连通域分析的文本提取方法 | 第23-41页 |
·基于颜色聚类和连通域分析的文本提取方法流程 | 第23-26页 |
·图像增强技术 | 第26-30页 |
·双线性插值 | 第26-28页 |
·拉普拉斯算子 | 第28-29页 |
·中值滤波 | 第29-30页 |
·直方图均衡化 | 第30页 |
·颜色聚类技术 | 第30-36页 |
·K-Means算法介绍 | 第31页 |
·K-Means算法要点 | 第31-34页 |
·判断聚类结果 | 第34-36页 |
·连通域分析技术 | 第36-38页 |
·背景填充技术 | 第38-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原型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41-53页 |
·系统原理介绍 | 第41-43页 |
·系统模块设计 | 第43-44页 |
·系统模块实现 | 第44-52页 |
·图像增强 | 第44-46页 |
·颜色聚类 | 第46-48页 |
·二值图像连通区域标记 | 第48-51页 |
·由外向内填充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系统功能展示与性能分析 | 第53-61页 |
·系统功能展示 | 第53-54页 |
·系统效果展示 | 第54-57页 |
·标题类文本 | 第54-55页 |
·复杂背景文本 | 第55-56页 |
·处理失败文本 | 第56-57页 |
·系统性能分析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61-62页 |
·下一步研究方向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