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临床医学论文--诊断学论文--实验室诊断论文--微生物学检验论文

猪牛源非结核分枝杆菌分离鉴定及其主要基因的分析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第一部分 前言第13-34页
 1.NTM的分布及危害第13-14页
 2.NTM生物学特性第14页
 3.NTM致病性特点第14-16页
 4.动物中NTM的流行情况第16-17页
 5.NTM研究进展第17-18页
 6.NTM的分离培养方法第18-22页
   ·按培养基的性状分类第18-19页
   ·按成分分类第19-20页
   ·以琼脂为基础培养基第20-21页
   ·按目的分类第21-22页
 7.NTM的鉴别分类研究第22-23页
 8.NTM分类方法第23-27页
   ·生长特性鉴定第23页
   ·生化试验鉴定第23-25页
   ·鉴别培养基生长试验鉴定第25页
   ·分子生物学方法第25-27页
 9.NTM的血清学研究第27-28页
 10.基因组文库技术的应用第28-29页
 11.NTM的诊断与防治第29-32页
   ·诊断标准第29-30页
   ·NTM病的治疗第30页
   ·NTM的防治第30-32页
 12.本实验的目的和意义第32-34页
第二部分 实验内容第34-79页
 实验一 猪、牛非结核分枝杆菌的分离与鉴定研究第34-50页
  1.引言第34页
  2.材料和方法第34-40页
   ·材料第34-35页
   ·方法第35-40页
  3.结果第40-46页
   ·细菌分离培养结果第40-41页
   ·菌型鉴定结果第41-45页
   ·综合菌型鉴定结果第45-46页
  4.讨论第46-49页
   ·NTM检验没有金标准第46页
   ·综合结果的确定第46-47页
   ·NTM牛群中最新流行情况第47页
   ·NTM猪群中流行情况比较分析第47页
   ·牛群、猪群NTM分离率比较第47-48页
   ·实验中牛结核杆菌的分离情况第48页
   ·NTM的危害及防治重点第48页
   ·实验创新及研究展望第48-49页
  5.小结第49-50页
 实验二 猪、牛非结核分枝杆菌的血清学鉴定研究第50-59页
  1.引言第50页
  2.材料和方法第50-53页
   ·材料第50-51页
   ·方法第51-53页
  3.结果第53-56页
   ·NTM菌体抗原的制备第53页
   ·凝集反应实验结果第53-56页
   ·凝集素吸收实验结果第56页
  4.讨论第56-58页
   ·免疫方法的建立第56页
   ·交叉凝集反应第56-57页
   ·凝集素吸收实验第57页
   ·血清学分型实验与实验一分类实验结果对比分析第57-58页
   ·排除非特异性交叉凝集反应第58页
   ·NTM血清型分布的环境因素第58页
  5.小结第58-59页
 实验三 非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组文库的构建及保存第59-72页
  1.引言第59页
  2.材料和方法第59-65页
   ·材料第59-60页
   ·方法第60-65页
  3.结果第65-69页
   ·载体质粒制备结果第65页
   ·载体酶切去磷酸化结果第65-66页
   ·核酸提取结果第66-67页
   ·基因组DNA酶切最佳条件摸索实验第67页
   ·基因组DNA酶切实验结果第67-68页
   ·连接转化后蓝白斑筛选情况第68-69页
   ·阳性克隆的结果第69页
   ·基因组文库的构建第69页
  4.讨论第69-71页
   ·偶发分枝杆菌的选择第69页
   ·基因组DNA的提取第69-70页
   ·基因组DNA酶切片段的回收第70页
   ·线性载体与外源DNA的连接第70页
   ·阳性克隆的筛选第70页
   ·基因组文库的保存第70页
   ·基因组文库的意义及发展第70-71页
  5.小结第71-72页
 实验四 偶发分枝杆菌基因组文库中Hsp65基因序列分析第72-79页
  1.引言第72页
  2.材料和方法第72-74页
   ·材料第72-73页
   ·方法第73-74页
  3、结果第74-77页
   ·Hsp65基因的扩增结果第74页
   ·Hsp65基因PCR产物纯化回收结果第74-75页
   ·Hsp65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和比较结果第75-76页
   ·氨基酸序列分析第76页
   ·遗传进化分析第76-77页
  4.讨论第77-78页
   ·基因组文库的应用第77页
   ·核苷酸序列比较第77页
   ·氨基酸序列分析第77-78页
   ·进化树分析第78页
  5.小结第78-79页
结论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90页
附录第90-96页
致谢第96-97页
作者简介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茉莉酸甲酯诱导的人参发根培养及SSH文库构建研究
下一篇:丙二酰基人参皂苷化学成分及其治疗2型糖尿病大鼠的药效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