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网络互连配置仿真培训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系统开发背景第9页
   ·关于国内外同类系统的调查第9-11页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1页
   ·本文完成的工作第11-13页
   ·本系统的特色第13页
   ·论文章节安排第13-14页
第二章 网络互连配置仿真系统开发的背景技术第14-23页
   ·常见的网络互连设备第14-16页
     ·二层交换机第14页
     ·三层交换机第14-16页
     ·路由器第16页
   ·程序编译的技术第16-19页
     ·编译过程和基本结构第16-18页
     ·编译程序的生成方法第18-19页
   ·面向对象程序技术第19-22页
     ·类和对象第19页
     ·派生与继承第19页
     ·多态性第19页
     ·窗口和消息第19-20页
     ·MFC 应用程序框架结构剖析第20-22页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三章 系统分析和总体设计第23-27页
   ·系统分析第23页
   ·系统的体系结构第23-24页
   ·系统模块结构第24页
   ·系统总体功能设计第24-25页
   ·系统开发工具第25-26页
     ·Visual C++6.0 介绍第25页
     ·Microsoft SQL 介绍第25-26页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四章 系统的具体设计与实现第27-55页
   ·网络互连配置仿真培训系统概述第27页
   ·网络互连配置仿真培训系统的功能分析第27-31页
     ·用户登录模块第27-28页
     ·主界面框架模块第28-29页
     ·交换机的配置命令分析第29-30页
     ·特殊命令或符号第30-31页
   ·交换机仿真配置的解释实现第31-54页
     ·词法分析阶段第31-33页
     ·语法分析阶段第33-35页
     ·语义分析阶段第35页
     ·程序的完整实现过程第35-39页
     ·实验各模块的具体配置和执行第39-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五章 网络互连配置仿真培训系统的测试与运行第55-58页
   ·测试目标第55页
   ·测试环境第55页
   ·运行实例第55-58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8-60页
   ·总结第58页
   ·展望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2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或被录用的文章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性能校园网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下一篇:自治区域系统下的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预防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