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气力吸取料分离过程物料流动特性的试验研究与数值仿真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1-23页 |
| ·螺旋气力吸取料机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6页 |
| ·连续输送机械国内外概况及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 ·取料方式国内外概况及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 ·气固二相流的模型研究发展 | 第13-16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6-17页 |
| ·研究目的 | 第17页 |
| ·研究方法与路线 | 第17-21页 |
| ·螺旋气力吸取料装置研制方案 | 第17-20页 |
| ·理论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 ·论文框架 | 第21-22页 |
|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22-23页 |
| 第2章 螺旋气力吸取料装置 | 第23-30页 |
| ·结构组成 | 第23-24页 |
| ·初期试验模型 | 第23-24页 |
| ·存在问题 | 第24页 |
| ·改进后的装置 | 第24-26页 |
| ·两种模型的比较 | 第26-27页 |
| ·试验台系统及主要技术参数 | 第27-30页 |
| 第3章 散货力学理论概述 | 第30-39页 |
| ·散货的力学模型 | 第30-32页 |
| ·散货力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发展 | 第32-35页 |
| ·极限平衡理论 | 第35-37页 |
| ·本文所采用的理论 | 第37-39页 |
| 第4章 螺旋叶面上物料的分离界面 | 第39-64页 |
| ·物料输送机理分析 | 第39-49页 |
| ·单个颗粒的运动 | 第40-44页 |
| ·颗粒群的运动 | 第44-49页 |
| ·分离界面 | 第49页 |
| ·分离界面力学分析 | 第49-50页 |
| ·分离界面曲线方程 | 第50-56页 |
| ·分离界面数值仿真 | 第56-61页 |
| ·编程思路 | 第56-57页 |
| ·程序代码 | 第57页 |
| ·运行结果 | 第57-61页 |
| ·结果分析 | 第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4页 |
| 第5章 物料的临界分离粒径 | 第64-74页 |
| ·临界分离粒径 | 第64页 |
| ·临界分离粒径的求解 | 第64-67页 |
| ·临界分离粒径的数值分析 | 第67-73页 |
| ·软件介绍 | 第67-68页 |
| ·编程思路 | 第68页 |
| ·程序代码 | 第68页 |
| ·运行结果 | 第68-72页 |
| ·结果分析 | 第72-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 第6章 空气的运动分析 | 第74-89页 |
| ·气体流动 | 第74-80页 |
| ·旋转流动 | 第74-76页 |
| ·静压和动压 | 第76-77页 |
| ·颗粒运动 | 第77-80页 |
| ·系统的空气流量 | 第80-81页 |
| ·单颗粒物料的悬浮速度 | 第80-81页 |
| ·颗粒群的悬浮速度 | 第81页 |
| ·空气流量 | 第81页 |
| ·物料在进料及周向加速区段的运动分析 | 第81-83页 |
| ·进料段物料的运动分析 | 第81-82页 |
| ·分离段物料运动分析 | 第82-83页 |
| ·空气的临界速度 | 第83-88页 |
|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 第7章 螺旋气力吸取料机的实验研究 | 第89-97页 |
| ·量纲分析 | 第89-90页 |
| ·量纲齐次原则 | 第89-90页 |
| ·Buckingham定理 | 第90页 |
| ·量纲分析的步骤 | 第90页 |
| ·分离过程各参数量纲分析 | 第90-93页 |
| ·实验参数 | 第93-94页 |
| ·试验结果 | 第94-96页 |
|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 第8章 结论 | 第97-99页 |
| ·研究成果 | 第97-98页 |
| ·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第98-99页 |
| 参考文献 | 第99-106页 |
| 致谢 | 第106-107页 |
| 附录1 分离界面程序代码 | 第107-116页 |
| 附录2 临界分离粒径程序代码 | 第116-122页 |
| 附录3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论文 | 第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