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替代性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课题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页 |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3页 |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可能的创新 | 第14-16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页 |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14-16页 |
2 理论综述 | 第16-20页 |
·保护幼稚工业理论 | 第16页 |
·超保护贸易理论 | 第16页 |
·新贸易保护理论 | 第16-18页 |
·国际竞争力理论 | 第18-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3 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分析 | 第20-30页 |
·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现状 | 第20-21页 |
·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 | 第21-25页 |
·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总量分析 | 第21-22页 |
·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的商品结构 | 第22-23页 |
·黑龙江省农产品主要出口市场 | 第23-24页 |
·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方式分析 | 第24-25页 |
·黑龙江省发展农产品出口贸易优势分析 | 第25-26页 |
·具有雄厚的自然禀赋基础 | 第25页 |
·拥有独特的差异化产品优势 | 第25页 |
·具有显著的市场区位优势 | 第25-26页 |
·黑龙江省发展农产品出口贸易劣势分析 | 第26-29页 |
·农产品出口替代性薄弱 | 第26-28页 |
·农产品出口秩序混乱 | 第28-29页 |
·从事农产品贸易的专门人才缺失 | 第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4 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替代性薄弱原因分析 | 第30-37页 |
·影响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替代性的主观因素 | 第30-32页 |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 | 第30页 |
·出口农产品科技竞争力薄弱 | 第30-31页 |
·产品认证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 第31页 |
·农产品出口市场狭窄 | 第31-32页 |
·影响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替代性的客观阻碍因素 | 第32-36页 |
·主要出口目的国设置严格的非关税壁垒体系 | 第32-33页 |
·农产品出口数量受到限制 | 第33-34页 |
·农产品生产成本被迫提高 | 第34-35页 |
·国际农产品市场环境不稳定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5 山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分析与经验借鉴 | 第37-43页 |
·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特点 | 第37-39页 |
·农产品出口总量持续增长 | 第37页 |
·农产品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 | 第37-38页 |
·出口农产品替代性不断增强 | 第38-39页 |
·山东省农产品出口遭遇的制约因素 | 第39-40页 |
·国际贸易保护措施加剧 | 第39-40页 |
·生产性成本提高 | 第40页 |
·出口市场比较集中 | 第40页 |
·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经验借鉴 | 第40-42页 |
·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应对国外贸易壁垒 | 第40-41页 |
·依据自身特点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6 提高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替代性的对策与建议 | 第43-60页 |
·替代性模型分析 | 第43-44页 |
·提高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替代性的原则 | 第44-45页 |
·宏观层面的对策建议 | 第45-51页 |
·加快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 第45-49页 |
·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 第49-50页 |
·建立健全农业信息服务系统 | 第50页 |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 第50-51页 |
·发挥政策性引导职能 | 第51页 |
·微观层面的对策建议 | 第51-58页 |
·实施优质农产品策略 | 第52-53页 |
·实施产品出口差异化策略 | 第53-54页 |
·实施品牌发展策略 | 第54-56页 |
·重视高新技术引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 第56-57页 |
·积极申请国际标准的认证 | 第57-58页 |
·加快农产品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 | 第58页 |
·中观层面的对策建议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