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

从试点看我国环境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的构建

中文摘要第1-4页
英文摘要第4-9页
引言第9-13页
第一章 环境责任保险概述第13-23页
 第一节 环境责任保险的概念及特征第13-15页
  一、环境责任保险的概念第13页
  二、环境责任保险的特征第13-15页
 第二节 环境责任保险的理论依据第15-18页
  一、污染者负担原则第15-16页
  二、环境污染侵害社会化救济理论第16-18页
 第三节 环境责任保险实施意义第18-23页
  一、增加环境保护参与主体,促进环境保护第18-19页
  二、降低环境纠纷解决机制的成本第19-21页
  三、促进环保科技发展第21页
  四、减轻国家财政负担第21-23页
第二章 我国环境责任保险的试点现状及存在问题第23-32页
 第一节 环境责任保险在我国各省市试点的现状第23-25页
 第二节 环境责任保险在我国试点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第25-32页
  一、企业的参保面不广、环境责任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第25-27页
  二、保险公司不能够积极应对环境责任保险的试点第27-30页
  三、政府财力支持不够第30-31页
  四、政府对保险事故的宣传受到误解第31-32页
第三章 构建我国环境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的建议第32-65页
 第一节 加强环境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的立法的必要性第32-34页
  一、规范环境责任保险制度有法律依据第32-33页
  二、推广实施环境责任保险有法律依据第33页
  三、实施环境责任保险的效果有法律保证第33-34页
 第二节 构建环境责任保险的法律体系第34-35页
  一、修改《保险法》第34页
  二、修改《环境保护法》和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第34-35页
  三、制定《环境责任保险法》第35页
  四、制定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第35页
 第三节 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立法模式第35-40页
  一、国外环境责任保险的模式第36-37页
  二、我国环境责任保险的模式:以强制性为主,自愿性为辅第37-40页
 第四节 我国环境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的原则第40-41页
  一、诚信原则第40-41页
  二、公平、效率原则第41页
  三、预防为主原则第41页
 第五节 我国环境责任保险法律关系的主体第41-51页
  一、保险人第41-45页
  二、被保险人第45-46页
  三、利益受损第三人第46-47页
  四、第三方风险评估机构第47-50页
  五、第三方损失评估、责任认定机构第50-51页
 第六节 我国环境责任保险法律制度中政府的职责第51-58页
  一、对于强制环境责任保险建立政策性保险机构第51-53页
  二、理顺保险监督部门、环保部门的监督体制第53-55页
  三、建立财政补偿制度第55-56页
  四、加强环境责任保险法律制度宣传、提高全社会环保意识第56-58页
 第七节 完善环境责任保险赔付程序第58-60页
  一、环境污染损失通知第58-59页
  二、环境污染损失勘察和定损第59-60页
  三、损失的提交与协定第60页
  四、保险金给付第60页
 第八节 公众参与环境责任保险制度设计第60-62页
  一、受到环境污染潜在威胁的公众投保财产险人身险第61页
  二、社会公众积极参加环境责任保险事故处理听证会第61页
  三、公众对环境责任保险实施发挥监督作用第61-62页
 第九节 我国环境责任保险法律制度中的法律责任第62-65页
  一、民事责任第62-63页
  二、行政责任第63-64页
  三、刑事责任第64-65页
结语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附录第70-71页
后记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开征房地产生态税的法律探讨
下一篇:当代中国行政问责制的伦理审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