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 | 第9-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23页 |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特征简介 | 第10页 |
·猪胸膜肺炎的流行病特点及其危害 | 第10-11页 |
·RTX毒素家族简介 | 第11-19页 |
·RTX毒素的基因结构 | 第13页 |
·RTX毒素的蛋白结构 | 第13-14页 |
·RTX毒素的功能 | 第14-15页 |
·RTX毒素与靶细胞的相互作用 | 第15-19页 |
·Caspases与细胞凋亡 | 第19-23页 |
·Caspase名称的由来 | 第19-20页 |
·Caspase的结构与分类 | 第20-21页 |
·Caspase酶原的激活 | 第21页 |
·Caspase-3简介 | 第21-23页 |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3-24页 |
3 材料和方法 | 第24-34页 |
·试验材料 | 第24-27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24-25页 |
·酶、抗生素及试剂盒 | 第25页 |
·培养基及抗生素的配制 | 第25-26页 |
·主要溶液的配制 | 第26-27页 |
·寡核苷酸引物 | 第27页 |
·实验动物 | 第27页 |
·试验方法 | 第27-34页 |
·细菌活化 | 第27页 |
·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7-28页 |
·PCR扩增 | 第28页 |
·PCR或酶切产物的回收与纯化 | 第28页 |
·质粒DNA的连接 | 第28页 |
·连接产物及质粒的转化 | 第28-29页 |
·质粒的小量制备 | 第29页 |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 | 第29页 |
·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 | 第29页 |
·毒素蛋白的提取 | 第29-30页 |
·猪肺上皮细胞(SJPL)的培养 | 第30页 |
·外周血白细胞的制备 | 第30-31页 |
·细胞计数 | 第31页 |
·毒素蛋白和药物对细胞的处理方法 | 第31-32页 |
·DNA LADDER | 第32页 |
·抗体制备 | 第32页 |
·间接ELISA操作步骤 | 第32页 |
·SDS-PAGE蛋白凝胶电泳 | 第32-33页 |
·血红细胞膜表面蛋白的制备 | 第33页 |
·Western blot | 第33页 |
·改进的Western blot法进行外毒素相关膜蛋白寻找 | 第33-34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34-49页 |
·RTX毒素致猪肺上皮细胞(SJPL)凋亡的研究 | 第34-42页 |
·重组质粒pET-apxⅠA的构建 | 第34-35页 |
·重组蛋白rApxⅠA的表达纯化 | 第35-36页 |
·天然毒素蛋白的提取 | 第36页 |
·猪肺上皮细胞(SJPL)计数 | 第36页 |
·猪肺上皮细胞(SJPL)凋亡的浓度梯度试验 | 第36-37页 |
·猪肺上皮细胞(SJPL)凋亡的时间梯度试验 | 第37-38页 |
·细胞凋亡抑制剂caspase-3和caspase-9在天然毒素ApxⅠ对猪肺上皮细胞(SJPL)凋亡中的作用 | 第38-39页 |
·ApxⅠ致猪肺上皮细胞(SJPL)凋亡的时间-浓度曲线图 | 第39-40页 |
·抗生素对天然毒素ApxⅠ致猪肺上皮细胞(SJPL)凋亡的影响 | 第40-42页 |
·RTX毒素致猪外周血白细胞凋亡的研究 | 第42-46页 |
·猪外周血白细胞计数 | 第42页 |
·猪外周血白细胞凋亡的浓度梯度试验 | 第42-43页 |
·猪外周血白细胞凋亡的时间梯度试验 | 第43-44页 |
·细胞凋亡抑制剂caspase-3和caspase-9在天然毒素ApxⅡ对猪外周血白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 第44-45页 |
·天然毒素ApxⅡ致猪外周血白细胞凋亡的时间-浓度曲线图 | 第45-46页 |
·与天然毒素ApxⅠ穿孔相关的血红细胞外膜蛋白的寻找 | 第46-49页 |
·猪血红细胞膜的制备 | 第46页 |
·抗体的制备(ApxⅠ,rApxⅠA) | 第46页 |
·ELISA结果 | 第46-47页 |
·Western blot结果 | 第47页 |
·用改进的Western blot方法进行穿孔毒素相关蛋白寻找 | 第47-49页 |
5 讨论 | 第49-54页 |
·ApxⅠ毒素猪肺上皮细胞(SJPL)的凋亡 | 第49-50页 |
·ApxⅡ毒素致猪外周血白细胞的凋亡 | 第50-51页 |
·凋亡通路研究中抑制剂的选择 | 第51页 |
·抗生素培养条件下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51-52页 |
·与天然毒素ApxⅠ膜穿孔相关的血红细胞外膜蛋白的寻找 | 第52-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附录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