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11-13页 | 
| 前言 | 第13-17页 |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3-15页 |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5-17页 | 
| 一、大鼠胰岛P糖蛋白表达的研究 | 第17-48页 | 
| ·对象和方法 | 第17-30页 | 
| ·研究对象 | 第17-20页 | 
| ·实验方法 | 第20-30页 | 
| ·结果 | 第30-36页 | 
| ·胰岛活性的实验结果 | 第30-32页 | 
| ·RT-PCR实验结果 | 第32-35页 | 
| ·免疫印迹实验结果 | 第35-36页 | 
| ·讨论 | 第36-47页 | 
| ·胰岛素的合成与分泌 | 第36页 | 
| ·胰岛素颗粒的储存、转运及释放 | 第36-39页 | 
| ·胰岛β细胞膜上的重要离子通道 | 第39-40页 | 
| ·氯离子通道 | 第40-42页 | 
| ·胰岛颗粒的酸化理论 | 第42-44页 | 
| ·大鼠胰岛活力的鉴定 | 第44页 | 
| ·65kDa mini-P糖蛋白的表达 | 第44-47页 | 
| ·小结 | 第47-48页 | 
| 二、RNA干扰研究P糖蛋白在大鼠胰岛素两相分泌中的作用 | 第48-72页 | 
| ·对象和方法 | 第48-53页 | 
| ·研究对象 | 第48-49页 | 
| ·实验方法 | 第49-53页 | 
| ·结果 | 第53-60页 | 
| ·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 | 第53页 | 
| ·免疫印迹实验结果 | 第53-54页 | 
| ·RNA干扰后abcblb及abcbla基因表达量的变化 | 第54-55页 | 
| ·RNA干扰后凋亡基因表达量Real-Time PCR结果 | 第55-56页 | 
| ·RNA干扰后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变化 | 第56-57页 | 
| ·高糖孵育后胰岛凋亡基因表达量的变化 | 第57-58页 | 
| ·转染后胰岛的两相分泌 | 第58-60页 | 
| ·讨论 | 第60-71页 | 
| ·Real-time PCR相关原理及方法 | 第60-64页 | 
| ·RNA干扰的原理 | 第64-65页 | 
| ·细胞凋亡 | 第65-66页 | 
| ·P糖蛋白与细胞凋亡 | 第66-69页 | 
| ·RNA干扰后P糖蛋白表达及功能的变化 | 第69-71页 | 
| ·小结 | 第71-72页 | 
| 三、P糖蛋白拮抗剂对于大鼠胰岛素两相分泌的影响 | 第72-81页 | 
| ·对象和方法 | 第72-74页 | 
| ·研究对象 | 第72页 | 
| ·实验方法 | 第72-74页 | 
| ·结果 | 第74-77页 | 
| ·不同浓度环孢菌素作用INS-1细胞后抑制率的结果 | 第74-75页 | 
| ·环孢菌素A对胰岛素两相分泌影响 | 第75-77页 | 
| ·讨论 | 第77-80页 | 
| ·P糖蛋白抑制剂 | 第77-78页 | 
| ·环孢菌素A与胰岛素分泌 | 第78-80页 | 
| ·MTT法检测细胞活力 | 第80页 | 
| ·小结 | 第80-81页 | 
| 全文结论 | 第81-82页 | 
| 论文创新点 | 第82-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97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97-98页 | 
| 综述 | 第98-118页 | 
| ClC氯离子通道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胰腺腺体分泌中的作用 | 第98-109页 |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109-118页 | 
| 致谢 | 第118-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