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特殊分区规划论文

魏王山拓跋珪主题广场设计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0-16页
    一、研究背景第10页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四、研究方法第12-13页
    五、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第13-15页
    六、创新点第15-16页
第一章 北魏盛乐时代与拓跋珪历史贡献第16-23页
    一、北魏盛乐时代第16-18页
        (一)北魏盛乐时代的界定第16页
        (二)北魏盛乐时代的时间轴第16-17页
        (三)北魏盛乐时代重要的祭天仪式第17-18页
    二、北魏盛乐时代的历史贡献第18-19页
        (一)促进中国北方地区大统一第18页
        (二)促进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第18-19页
        (三)促进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第19页
    三、魏王拓跋珪的历史贡献第19-22页
        (一)草原雄鹰拓跋珪第19-20页
        (二)拓跋珪的历史贡献第20-21页
        (三)设计拓跋珪主题广场的意义第21-22页
    小结第22-23页
第二章 国内外对主题广场设计研究第23-28页
    一、国内主题广场的设计研究第23-25页
        (一)天坛第23-24页
        (二)中华世纪坛第24-25页
        (三)鄂尔多斯成吉思汗广场第25页
    二、国外主题广场设计研究第25-27页
        (一)美国9·11国家纪念广场第25-26页
        (二)莫斯科红场第26-27页
    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魏王山及周边环境分析第28-35页
    一、环境分析第28-30页
        (一)魏王山周围环境分析第28-29页
        (二)魏王山拓跋珪主题广场场地分析第29-30页
    二、文化资源分析第30-31页
        (一)盛乐古都文化资源第30-31页
        (二)民俗文化资源第31页
        (三)现代文化资源第31页
    三、旅游环境分析第31-33页
        (一)魏王山旅游资源分析第31-32页
        (二)魏王山旅游线路分析第32-33页
        (三)魏王山节庆旅游活动分析第33页
    四、旅游者分析第33-34页
        (一)魏王山周边景区游客来源第33页
        (二)魏王山周边景区旅游时间分析第33-34页
        (三)魏王山周边景区旅游者人群分析第34页
    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拓跋珪主题广场设计概念确立第35-41页
    一、草原雄鹰概念来源和确立第35页
    二、草原雄鹰的形象提炼与空间发散第35-36页
    三、草原雄鹰的空间发散第36-40页
    小结第40-41页
第五章 魏王山拓跋珪主题广场设计第41-63页
    一、主题广场设计第41-53页
        (一)魏王山拓跋珪主题广场总体设计第41-45页
        (二)魏王拓跋珪主题广场空间设计第45-48页
        (三)设计概念在魏王山拓跋珪主题广场的表达第48-53页
    二、广场建筑设计第53-56页
        (一)广场建筑外部形式设计第53-55页
        (二)主题广场景观植被设计第55-56页
        (三)主题广场竖向空间设计第56页
    三、祭坛内部空间设计第56-62页
        (一)祭坛内部空间动线设计第57页
        (二)祭坛内部空间节点设计第57-60页
        (三)设计概念在祭坛内部的表达第60-62页
    小结第62-63页
结论与展望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附录 A 魏王山拓跋珪主题广场设计第66-69页
附录 B 和林格尔南山公园入口广场设计第69-70页
附录 C 和林格尔北魏盛乐时代主题餐饮空间设计第70-71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1-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居住区边缘空间设计研究--以尉氏县康平水岸小区为例
下一篇:扬尘治理背景下的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