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发电厂论文--火力发电厂、热电站论文--厂址选择及规划论文

火力发电厂选址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3.2 研究路线流程图第17页
    1.4 研究方法第17-19页
第2章 电厂选址基本理论第19-32页
    2.1 电厂选址理论第19-22页
        2.1.1 电厂选址概念和必要性第19页
        2.1.2 电厂选址原则第19-21页
        2.1.3 电厂选址基本程序第21-22页
    2.2 电厂选址评价方法介绍第22-32页
        2.2.1 常用评价方法第22-23页
        2.2.2 层次分析法第23-26页
        2.2.3 德尔菲法第26页
        2.2.4 模糊综合评价第26-32页
第3章 构建指标体系第32-39页
    3.1 火电厂建设选址的基本程序第32-33页
        3.1.1 准备工作第32页
        3.1.2 现场勘察调查研究第32-33页
        3.1.3 比较拟选方案,编写选厂报告第33页
    3.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第33-39页
        3.2.1 指标的选取第33-35页
        3.2.2 评价指标体系第35页
        3.2.3 指标体系解析第35-39页
第4章 拟建火电厂厂址因素现状描述及分析第39-55页
    4.1 拟选厂址区域条件概述第39-41页
        4.1.1 华容县第39-40页
        4.1.2 岳阳县第40-41页
    4.2 厂址自然条件第41-43页
        4.2.1 东山厂址第41页
        4.2.2 三封寺厂址第41-42页
        4.2.3 柏祥厂址第42-43页
    4.3 厂址周围环境第43-44页
        4.3.1 东山厂址第43页
        4.3.2 三封寺厂址第43-44页
        4.3.3 柏祥厂址第44页
    4.4 交通运输第44-46页
        4.4.1 铁路第44-45页
        4.4.2 公路第45页
        4.4.3 水路第45-46页
        4.4.4 航空第46页
    4.5 全厂总体规划第46-49页
        4.5.1 东山厂址第46-47页
        4.5.2 三封寺厂址第47-48页
        4.5.3 柏祥厂址第48-49页
    4.6 厂址比较与推荐意见第49-55页
        4.6.1 厂址主要技术经济比较第49-54页
        4.6.2 厂址推荐意见第54-55页
第5章 火电厂选址的模糊综合评价第55-77页
    5.1 模型的选取第55页
    5.2 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第55-60页
        5.2.1 二级指标权重确定第56-58页
        5.2.2 一级指标权重确定第58-60页
    5.3 三角模糊综合评价在火电厂选址中的应用第60-77页
        5.3.1 模糊指标值的确定第60页
        5.3.2 构建评语集第60页
        5.3.3 三角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计算第60-73页
        5.3.4 用Matlab模拟电厂选址评价第73-77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77-79页
    6.1 结论第77页
    6.2 展望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2页
附录第82-86页
    附录1 Matlab权重计算结果第82页
    附录2 Matlab部分社会因素评价结果第82-83页
    附录3 Matlab部分经济因素评价结果第83页
    附录4 Matlab部分环境因素评价结果第83-84页
    附录5 Matlab部分技术因素评价结果第84页
    附录6 Matlab部分地理因素评价结果第84-85页
    附录7 Matlab部分一级模糊综合评价结果第85-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隧道掘进光面爆破空气柱长度的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基于MMC的STATCOM三相不平衡控制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