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ZnO/Cu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甲醇合成反应的催化性能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10-19页
    1.1 甲醇合成研究背景及现状第10-11页
    1.2 甲醇合成反应原理第11-12页
    1.3 甲醇合成催化剂第12-13页
        1.3.1 Cu和ZnO基催化剂第12页
        1.3.2 Cu/ZrO_2基催化剂第12-13页
        1.3.3 Cu/ZnO/ZrO_2基催化剂第13页
        1.3.4 其它的Cu基催化剂第13页
        1.3.5 其它的非Cu基催化剂第13页
    1.4 甲醇合成影响因素第13-16页
        1.4.1 载体和助剂的影响第14-15页
        1.4.2 制备方法的影响第15页
        1.4.3 反应条件的影响第15-16页
    1.5 微乳液法第16页
    1.6 反向结构模型催化剂第16-17页
    1.7 选题目的和工作思路第17-19页
第2章 实验部分第19-25页
    2.1 催化剂的制备第19-20页
        2.1.1 实验试剂第19页
        2.1.2 实验仪器第19-20页
        2.1.3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第20页
    2.2 催化剂的表征第20-22页
        2.2.1 X射线粉末衍射(XRD)第20-21页
        2.2.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21页
        2.2.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21页
        2.2.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21页
        2.2.5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第21页
        2.2.6 氢气程序升温脱附(H_2-TPD)第21-22页
    2.3 甲醇合成反应催化性能测试第22-25页
        2.3.1 甲醇合成反应评价装置第22-23页
        2.3.2 实验气体第23页
        2.3.3 甲醇合成催化性能评价方法第23-24页
        2.3.4 甲醇合成反应计算方法第24-25页
第3章 不同Zn/Cu比的ZnO/Cu催化剂的CO_2加氢制甲醇反应的催化性能第25-37页
    3.1 引言第25-26页
    3.2 实验部分第26-27页
        3.2.1 催化剂的制备第26-27页
        3.2.2 催化剂的表征第27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27-36页
        3.3.1 透射电子显微镜第27页
        3.3.2 扫描电子显微镜第27-29页
        3.3.3 X射线粉末衍射第29-30页
        3.3.4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第30-31页
        3.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第31-33页
        3.3.6 氢气程序升温脱附第33-34页
        3.3.7 甲醇合成反应催化性能第34-36页
    3.4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4章 不同方法制备的CuZn催化剂的CO_2加氢制甲醇反应的催化性能第37-45页
    4.1 引言第37-38页
    4.2 实验部分第38-39页
        4.2.1 反向沉淀催化剂的制备第38页
        4.2.2 正向沉淀催化剂的制备第38页
        4.2.3 共同沉淀催化剂的制备第38-39页
        4.2.4 机械混合催化剂的制备第39页
        4.2.5 催化剂的表征第39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39-44页
        4.3.1 X射线粉末衍射第39-41页
        4.3.2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第41页
        4.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第41-43页
        4.3.4 甲醇合成反应催化性能第43-44页
    4.4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5章 Zr掺杂的ZnO/Cu催化剂的CO_2加氢制甲醇反应的催化性能第45-52页
    5.1 引言第45-46页
    5.2 实验部分第46页
        5.2.1 掺杂Zr催化剂的制备第46页
        5.2.2 催化剂的表征第46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46-51页
        5.3.1 X射线粉末衍射第46-48页
        5.3.2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第48-49页
        5.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第49-50页
        5.3.4 甲醇合成反应催化性能第50-51页
    5.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论文总结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65页
致谢第65-66页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环氧化合物开环聚合用催化剂的合成与探究
下一篇:基于聚离子液体水凝胶的肿瘤标志物分子印迹光电化学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