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3 论文的章节组织 | 第12-14页 |
第2章 关键技术综述 | 第14-20页 |
2.1 络氨酸硝化 | 第14-16页 |
2.2 赖氨酸磷酸甘油化 | 第16-18页 |
2.3 UniProt数据库、CD-HIT和BLAST | 第18-20页 |
第3章 实验过程 | 第20-40页 |
3.1 数据处理 | 第20-22页 |
3.2 特征提取 | 第22-35页 |
3.2.1 基于k-mer的多样化增量 | 第22-24页 |
3.2.2 伪氨基酸序列 | 第24-28页 |
3.2.3 特定位置得分矩阵 | 第28-30页 |
3.2.4 理化特性 | 第30-31页 |
3.2.5 k-spaced二肽的位置特异性 | 第31-34页 |
3.2.6 修改的k-spaced序列氨基酸对组成 | 第34-35页 |
3.3 F-score特征选择 | 第35-36页 |
3.4 模型构建 | 第36页 |
3.5 评估方法 | 第36-40页 |
第四章 实验结果 | 第40-46页 |
4.1 络氨酸硝化预测结果 | 第40-41页 |
4.2 赖氨酸磷酸甘油化预测预测结果 | 第41-46页 |
第5章 分析讨论 | 第46-50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6.1 结论 | 第50页 |
6.2 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60页 |
发表论文情况说明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