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7页 |
1.1 生物质简介 | 第11-17页 |
1.1.1 生物质与生物质能 | 第11-12页 |
1.1.2 生物质气化、热裂解与催化裂解原理 | 第12-15页 |
1.1.3 生物质能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 | 第15-17页 |
1.2 焦油简介 | 第17-22页 |
1.2.1 焦油组成与分析 | 第18-20页 |
1.2.2 焦油裂解与意义 | 第20-22页 |
1.3 CO_2捕集 | 第22-25页 |
1.3.1 CO_2捕集系统 | 第22-24页 |
1.3.2 CO_2分离技术现状 | 第24-25页 |
1.4 本文的立题思想和主要内容 | 第25-27页 |
第二章 整体式气化催化反应器焦油裂解实验条件研究 | 第27-40页 |
2.1 引言 | 第27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7-31页 |
2.2.1 实验装置 | 第27-29页 |
2.2.2 整体式气化催化反应器气化催化基本原理 | 第29页 |
2.2.3 整体式气化催化反应器优势分析 | 第29-30页 |
2.2.4 实验材料 | 第30-31页 |
2.2.5 实验过程 | 第31页 |
2.3 数据分析中各变量的定义 | 第31页 |
2.4 表征与分析 | 第31页 |
2.5 结果与分析 | 第31-39页 |
2.5.1 反应器内温度变化 | 第31-33页 |
2.5.2 催化剂及其表征 | 第33-34页 |
2.5.3 反应前后催化剂SEM图 | 第34-35页 |
2.5.4 催化剂对气体成分的影响 | 第35-37页 |
2.5.5 焦油分析 | 第37-3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木粉热解气化原位捕集CO_2的实验研究 | 第40-48页 |
3.1 引言 | 第40-41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1-42页 |
3.2.1 实验装置、仪器与实验原料 | 第41-42页 |
3.2.2 进料过程 | 第42页 |
3.3 数据分析中各变量的定义 | 第42页 |
3.4 结果表征 | 第42页 |
3.5 结果与讨论 | 第42-46页 |
3.5.1 反应器内温度的变化 | 第42-43页 |
3.5.2 捕集剂对气体成分的影响 | 第43-44页 |
3.5.3 反应后吸收瓶中洗液的GC-MS分析 | 第44-45页 |
3.5.4 反应后灰成分的XRD分析 | 第45-46页 |
3.5.5 CO_2捕集率 | 第4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四章 生物质催化裂解与CO_2捕集制富氢气实验条件研究 | 第48-59页 |
4.1 引言 | 第48-49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9-50页 |
4.2.1 试验装置、原料与仪器 | 第49页 |
4.2.2 实验方法 | 第49页 |
4.2.3 实验条件 | 第49-50页 |
4.2.4 结果表征 | 第50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0-57页 |
4.3.1 反应温度 | 第50-51页 |
4.3.2 反应器内压差变化 | 第51-52页 |
4.3.3 气体成分变化 | 第52-53页 |
4.3.4 焦油GC-MS分析 | 第53-54页 |
4.3.5 收集灰分X-射线分析 | 第54-56页 |
4.3.6 CO_2捕集率计算 | 第56页 |
4.3.7 反应后灰分和催化剂SEM图 | 第56-5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