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流变弹性体力学行为的细观模型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30页 |
1.1 磁弹体概述 | 第10-14页 |
1.1.1 材料组成 | 第10-12页 |
1.1.2 材料特性 | 第12页 |
1.1.3 材料应用 | 第12-14页 |
1.2 磁弹体的场致力学特性 | 第14-18页 |
1.2.1 磁弹体准静态力学性能 | 第14-16页 |
1.2.2 磁弹体动态力学性能 | 第16-18页 |
1.3 国内外磁弹体流变机理研究现状 | 第18-28页 |
1.3.1 宏观流变动力学模型 | 第18-20页 |
1.3.2 细观偶极子模型 | 第20-23页 |
1.3.3 连续介质模型 | 第23-26页 |
1.3.4 磁弹体中存在的科学和应用问题 | 第26-28页 |
1.4 本文的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28-30页 |
第2章 磁弹体准静态拉压模型与试验 | 第30-48页 |
2.1 引言 | 第30-31页 |
2.2 磁弹体准静态拉伸压缩模型 | 第31-40页 |
2.2.1 弯链几何特征假设 | 第31-32页 |
2.2.2 斜链变形特征假设 | 第32-35页 |
2.2.3 磁弹体小应变单向拉伸模型 | 第35-40页 |
2.3 磁弹体单向准静态压缩实验 | 第40-44页 |
2.3.1 磁弹体压缩测试平台 | 第41-42页 |
2.3.2 磁弹体压缩性能测试结果与讨论 | 第42-44页 |
2.4 模型与实验对比 | 第44-4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3章 基于颗粒动力学演化的磁弹体剪切数值模型 | 第48-65页 |
3.1 引言 | 第48-49页 |
3.2 颗粒动力学演化的磁致微观结构 | 第49-53页 |
3.2.1 铁粉颗粒模型 | 第49-50页 |
3.2.2 预结构化中颗粒受到的作用力 | 第50-52页 |
3.2.3 磁致微观结构模拟 | 第52-53页 |
3.3 磁化颗粒间磁相互作用模型的发展 | 第53-55页 |
3.3.1 点偶极子作用模型 | 第53-54页 |
3.3.2 多极作用力模型 | 第54-55页 |
3.4 基于颗粒动力学演化的力磁耦合数值模型 | 第55-59页 |
3.4.1 数值模型建立 | 第55-56页 |
3.4.2 模型和剪切实验对比 | 第56-59页 |
3.5 磁弹体准静态剪切模拟 | 第59-63页 |
3.5.1 磁弹体零场剪切模量 | 第59-60页 |
3.5.2 磁场强度的影响 | 第60-62页 |
3.5.3 颗粒体积分数的影响 | 第62-6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4章 磁弹体内空间颗粒磁势能模拟 | 第65-79页 |
4.1 引言 | 第65-66页 |
4.2 磁弹体空间磁能二维拉伸模拟 | 第66-68页 |
4.2.1 物理模型 | 第66页 |
4.2.2 磁弹体拉伸磁能二维模拟 | 第66-68页 |
4.3 直链结构磁弹体的空间磁能三维模拟 | 第68-73页 |
4.3.1 边界条件 | 第68-69页 |
4.3.2 直链结构拉伸模拟 | 第69-71页 |
4.3.3 直链结构剪切模拟 | 第71-73页 |
4.4 弯链结构磁弹体空间磁能三维模拟 | 第73-77页 |
4.4.1 弯链结构拉伸模拟 | 第73-76页 |
4.4.2 弯链结构剪切模拟 | 第76-7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5章 正交层磁弹体复合材料性能分析 | 第79-94页 |
5.1 引言 | 第79-80页 |
5.2 正交链结构磁弹体零场弹性性能 | 第80-87页 |
5.2.1 主拉伸模量E_1 | 第81-85页 |
5.2.2 主剪切模量G_(13)和G_(12) | 第85-86页 |
5.2.3 主泊松比μ_(12) | 第86-87页 |
5.3 正交链结构磁弹体磁流变性能 | 第87-93页 |
5.3.1 磁致应力理论模型 | 第87-90页 |
5.3.2 磁流变性能数值模拟 | 第90-9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4-97页 |
6.1 全文内容与创新点总结 | 第94-95页 |
6.2 展望 | 第95-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3页 |
致谢 | 第103-104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其他研究成果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