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概述 | 第10-11页 |
1.1.1 选题的意义 | 第10-11页 |
1.1.2 再生混凝土概述 | 第11页 |
1.2 再生混凝土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4 研究目标 | 第16-17页 |
第2章 再生混凝土抗渗试验理论研究 | 第17-26页 |
2.1 再生混凝土渗透机理理论分析 | 第17页 |
2.2 混凝土渗透性试验方法研究 | 第17-20页 |
2.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2.2.2 试验方法的选择 | 第20页 |
2.3 正交试验理论研究 | 第20-24页 |
2.3.1 正交试验设计的基本步骤 | 第20-21页 |
2.3.2 正交试验的数据处理方法 | 第21-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3章 试验原材料及其性能的测试 | 第26-38页 |
3.1 再生粗骨料概述 | 第26-35页 |
3.1.1 再生粗骨料的来源及分类 | 第26-27页 |
3.1.2 再生粗骨料的制备 | 第27-29页 |
3.1.3 再生粗骨料的基本性能 | 第29-35页 |
3.2 天然粗骨料概述 | 第35-36页 |
3.2.1 天然骨料的基本性能 | 第35-36页 |
3.2.2 再生粗骨料与天然粗骨料基本性能对比分析 | 第36页 |
3.3 砂、水泥等其它试验原材料的性能 | 第36-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配合比设计 | 第38-44页 |
4.1 试验因素及其水平的确定 | 第38-39页 |
4.2 正交表的选择 | 第39-40页 |
4.3 正交试验配合比设计 | 第40-43页 |
4.3.1 试验原材料 | 第40页 |
4.3.2 试验原材料 | 第40-4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5章 试验准备及过程 | 第44-50页 |
5.1 试验主要设备 | 第44-45页 |
5.1.1 搅拌机 | 第44页 |
5.1.2 压力试验机 | 第44-45页 |
5.1.3 抗渗仪 | 第45页 |
5.2 试件的制作与养护 | 第45-47页 |
5.2.1 再生粗骨料的前期准备 | 第45-46页 |
5.2.2 试件的制作与养护 | 第46-47页 |
5.3 试验过程 | 第47-50页 |
5.3.1 试件的密封 | 第47页 |
5.3.2 试验具体过程 | 第47-50页 |
第6章 试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 第50-63页 |
6.1 统计分析软件SPSS简介 | 第50页 |
6.2 试验结果 | 第50-51页 |
6.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51-62页 |
6.3.1 试验结果的极差分析 | 第51-54页 |
6.3.2 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 | 第54-55页 |
6.3.3 试验结果的回归分析 | 第55-62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导师简介 | 第69页 |
企业导师简介 | 第69-71页 |
作者简介 | 第71-7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