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剂学论文--制剂学论文

载DOX/ICG的水敏感复合纳米给药系统用于乳腺癌治疗研究

致谢第4-5页
中文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10页
引言第14-18页
第一章 无定形碳酸钙纳米粒的制备及表面磷脂修饰的研究第18-26页
    1.1 仪器与试剂第18页
        1.1.1 仪器第18页
        1.1.2 试剂第18页
    1.2 实验方法第18-19页
        1.2.1 无定形碳酸钙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处方工艺考察第18-19页
        1.2.2 ACC表面修饰磷脂工艺研究第19页
        1.2.3 粒径分析第19页
    1.3 结果与讨论第19-24页
        1.3.1 无定形碳酸钙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处方工艺考察第19-23页
            1.3.1.1 制备温度对ACC粒度的影响第20页
            1.3.1.2 制备时间对ACC粒度的影响第20-21页
            1.3.1.3 处方含水量对ACC粒度的影响第21-22页
            1.3.1.4 CaCl_2的量对ACC粒度的影响第22-23页
        1.3.2 ACC表面修饰磷脂工艺研究第23-24页
    1.4 本章小结第24-26页
第二章 磷脂修饰的载DOX/ICG无定形碳酸钙纳米粒的制备与表征第26-38页
    2.1 仪器与设备第26-27页
        2.1.1 仪器第26页
        2.1.2 试剂第26-27页
    2.2 实验方法第27-29页
        2.2.1 载DOX/ICG无定形碳酸钙纳米粒的制备第27页
        2.2.2 磷脂修饰的载DOX/ICG无定形碳酸钙纳米粒的制备第27页
        2.2.3 载药纳米粒的理化性质测定第27-28页
        2.2.4 载药纳米粒光谱检测第28页
        2.2.5 载药纳米粒的载药量测定第28页
        2.2.6 载药纳米粒中ICG的稳定性测定第28-29页
        2.2.7 载药纳米粒的光热效应测定第29页
        2.2.8 载药纳米粒的稳定性第29页
        2.2.9 载药纳米粒的体外药物释放研究第29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9-36页
        2.3.1 载药纳米粒的制备与理化性质测定第29-31页
        2.3.2 载药纳米粒光谱图谱检测第31-32页
        2.3.3 载药纳米粒的载药量测定第32-33页
        2.3.4 载药纳米粒中ICG的稳定性测定第33-34页
        2.3.5 载药纳米粒的光热效应测定第34页
        2.3.6 载药纳米粒的稳定性第34-35页
        2.3.7 载药纳米粒的体外药物释放研究第35-36页
    2.4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三章 载药纳米粒体外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与转移研究第38-52页
    3.1 仪器与试剂第38-39页
        3.1.1 仪器第38页
        3.1.2 试剂第38-39页
        3.1.3 细胞第39页
    3.2 实验方法第39-42页
        3.2.1 细胞培养第39页
        3.2.2 载药纳米粒的细胞摄取第39-40页
        3.2.3 载药纳米粒的细胞毒性第40页
        3.2.4 载药纳米粒肿瘤细胞凋亡测定第40-41页
        3.2.5 4T1细胞球模型渗透实验及增殖抑制实验第41页
            3.2.5.1 4T1细胞球模型构建第41页
            3.2.5.2 4T1细胞球模型渗透实验第41页
            3.2.5.3 4T1细胞球模型增殖抑制实验第41页
        3.2.6 载药纳米粒细胞水平抗肿瘤转移研究第41-42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2-51页
        3.3.1 载药纳米粒的细胞摄取第42-44页
        3.3.2 载药纳米粒细胞毒性第44-46页
        3.3.3 载药纳米粒促肿瘤细胞凋亡第46-47页
        3.3.4 4T1细胞球摄取第47-48页
        3.3.5 4T1细胞球增殖抑制第48-49页
        3.3.6 载药纳米粒细胞水平抗肿瘤转移药效第49-51页
    3.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四章 载药纳米粒体内抑制原位乳腺癌的生长与转移研究第52-64页
    4.1 实验仪器与材料第52-53页
        4.1.1 仪器第52页
        4.1.2 试剂第52页
        4.1.3 模型细胞与动物第52-53页
    4.2 实验方法第53-55页
        4.2.1 4T1乳腺癌肺转移动物模型第53页
        4.2.2 荷瘤小鼠体内分布第53页
        4.2.3 载药纳米粒体内热效应第53页
        4.2.4 过高热对在体肿瘤内药物渗透的影响第53-54页
        4.2.5 载药纳米粒抗乳腺癌及其肺转移模型动物药效第54-55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5-63页
        4.3.1 载药纳米粒的模型动物在体分布第55-56页
        4.3.2 载药纳米粒在模型动物体内光热效应第56-57页
        4.3.3 过高热对在体肿瘤内PL/ACC-DOX&ICG渗透影响第57-59页
        4.3.4 载药纳米粒抗乳腺癌及肺转移灶生成动物药效第59-63页
    4.4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结论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2页
文献综述第72-92页
    参考文献第84-92页
作者简历第92-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种靶向5T4的新型抗体偶联药物的制备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下一篇:初步设计阶段BIM协同造价管理模式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