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低木质素含量黑液碱回收工程技术应用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主要符号表第14-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36页
    1.1 引言第16页
    1.2 我国化学浆供需概况第16-24页
        1.2.1 我国纸浆及纤维原料供需概况第16-20页
        1.2.2 我国化学木浆生产概况第20-24页
    1.3 化学木浆厂扩能可行性第24-27页
        1.3.1 国内新建浆厂选址第24页
        1.3.2 现有浆厂产能扩能改造第24-25页
        1.3.3 现有浆厂扩能瓶颈问题第25页
        1.3.4 提高碱回收炉黑液固形物处理能力的途径第25-27页
    1.4 黑液提取木质素技术的基础研究概况第27-29页
        1.4.1 黑液提取木质素技术研究第27-29页
        1.4.2 黑液提取木质素对浆厂的影响第29页
    1.5 膜技术用于黑液分离发展状况第29-31页
    1.6 国内化学浆厂提产和黑液木质素分离技术概况第31-32页
        1.6.1 国内化学浆厂提产概况第31-32页
        1.6.2 国内化学浆厂木质素提取概况第32页
    1.7 选题的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第32-36页
        1.7.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32-34页
        1.7.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34-36页
第二章 黑液木质素分离技术方案研究第36-55页
    2.1 引言第36页
    2.2 黑液木质素分离方法第36-47页
        2.2.1 黑液木质素分离方法第36-37页
        2.2.2 酸沉淀法碱木质素提取方法第37-42页
        2.2.3 膜过滤提取碱木质素方法第42-47页
        2.2.4 两步法碱木质素提取工艺第47页
    2.3 工业化应用的碱木质素分离技术第47-53页
        2.3.1 国内早期的酸析木质素技术应用第47-48页
        2.3.2 典型酸析木质素技术第48-49页
        2.3.3 LignoBoost木质素分离技术第49-51页
        2.3.4 LIGNOFORCE~(TM)木质素分离技术第51-52页
        2.3.5 液态木质素回收和纯化工艺(SLRP)第52-53页
    2.4 黑液木质素分离方法的比较第53-54页
    2.5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三章 物料平衡计算及分析第55-73页
    3.1 项目背景第55页
    3.2 设计基础数据第55-56页
        3.2.1 纤维原料第55-56页
        3.2.2 物料平衡计算模型基础第56页
    3.3 化学浆厂项目组成概述第56-64页
        3.3.1 备料车间第56-58页
        3.3.2 制浆车间第58-60页
        3.3.3 碱回收车间第60-63页
        3.3.4 木质素提取车间第63-64页
    3.4 物料平衡计算模型建立第64-71页
        3.4.1 术语及定义第64-65页
        3.4.2 物料平衡模型计算结果第65-71页
    3.5 本章小结第71-73页
第四章 碱木质素提取技术研究第73-82页
    4.1 概述第73页
    4.2 主要工艺参数第73-77页
        4.2.1 制浆黑液特性第73-74页
        4.2.2 膜处理系统设备参数第74-76页
        4.2.3 酸化反应条件第76-77页
    4.3 木质素车间物料平衡计算结果第77-80页
    4.4 工艺流程及设备第80页
        4.4.1 工艺流程第80页
        4.4.2 酸析木质素车间主要设备第80页
    4.5 本章小结第80-82页
第五章 低木质素含量黑液蒸发技术研究第82-96页
    5.1 蒸发工段概述第82页
    5.2 现代黑液蒸发系统设计面临的挑战第82-88页
    5.3 低木质素含量黑液的高浓蒸发第88-95页
        5.3.1 黑液高浓蒸发技术原理第88-89页
        5.3.2 低木质素含量黑液的蒸发特性第89页
        5.3.3 木质素提取对蒸发工段的影响第89-93页
        5.3.4 低木质素含量黑液蒸发工段设备选择第93-95页
    5.4 本章小结第95-96页
第六章 低木质素黑液高浓燃烧技术研究第96-108页
    6.1 概述第96页
    6.2 碱回收炉的高浓燃烧技术第96-101页
        6.2.1 黑液三组分热值第96-97页
        6.2.2 黑液固形物不同组分元素分析及热值实验[]第97-99页
        6.2.3 高浓黑液燃烧第99-101页
    6.3 木质素提取对碱回收炉运行的影响分析第101-105页
        6.3.1 木质素提取对碱回收炉负荷的影响第101-102页
        6.3.2 木质素提取率对全厂硫平衡的影响第102-104页
        6.3.3 黑液固形物成分与碱回收炉氮氧化物排放第104-105页
    6.4 低木质素黑液燃烧工段设备第105-106页
    6.5 本章小结第106-108页
第七章 碱木质素能源化利用新技术研究第108-121页
    7.1 引言第108页
    7.2 无化石燃料现代化浆厂研究第108-112页
        7.2.1 无化石燃料现代化浆厂第108-110页
        7.2.2 浆厂酸析木质素成本及替代石灰窑化石燃料的经济性第110-112页
    7.3 高附加值酚类产品及工业化生产概念设计第112-119页
        7.3.1 概述第112-113页
        7.3.2 设计依据第113页
        7.3.3 液化工艺流程第113-116页
        7.3.4 物料平衡第116-117页
        7.3.5 流化床反应器概念设计第117-119页
    7.4 本章小结第119-121页
结论第121-125页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23-124页
    进一步工作的建议第124-125页
参考文献第125-133页
附图第133-13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35-136页
致谢第136-137页
附件第137页

论文共1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极端条件下碳化硅的变形、损伤与破坏研究
下一篇:微孔和介孔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VOCs催化燃烧上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