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PSO算法的带导叶离心泵性能优化及非定常流动研究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14-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3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6-1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8页 |
1.2.1 泵优化设计研究现状 | 第17-24页 |
1.2.2 带导叶离心泵非定常流动研究现状 | 第24-26页 |
1.2.3 流体机械的时序效应研究现状 | 第26-27页 |
1.2.4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第27-28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第二章 离心泵优化设计及非定常流动分析基本理论 | 第30-40页 |
2.1 优化设计理论 | 第30-35页 |
2.1.1 优化目标的数学模型 | 第30页 |
2.1.2 优化算法及分类 | 第30-35页 |
2.2 离心泵非定常流动分析方法 | 第35-39页 |
2.2.1 动静干涉主频预测数学模型 | 第35-36页 |
2.2.2 数值模拟方法 | 第36-37页 |
2.2.3 压力脉动信号处理方法 | 第37-3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粒子群算法原理及其改进验证 | 第40-60页 |
3.1 原始粒子群算法 | 第40-45页 |
3.1.1 粒子群算法的基本原理 | 第40-41页 |
3.1.2 粒子群算法的数学模型 | 第41页 |
3.1.3 粒子群算法的计算流程 | 第41-43页 |
3.1.4 粒子群算法的参数及相关设置 | 第43-45页 |
3.2 粒子群算法改进策略 | 第45-48页 |
3.2.1 惯性权重的改进策略 | 第45-47页 |
3.2.2 学习因子的改进策略 | 第47-48页 |
3.3 改进的自适应粒子群算法 | 第48-51页 |
3.4 改进的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的仿真验证 | 第51-55页 |
3.5 改进的自适应粒子群算法与经典遗传算法对比 | 第55-5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四章 基于改进PSO算法的带导叶离心泵叶轮优化 | 第60-72页 |
4.1 带导叶离心泵模型 | 第60页 |
4.2 带导叶离心泵叶轮性能优化 | 第60-66页 |
4.2.1 Bézier曲线 | 第61页 |
4.2.2 优化目标 | 第61-63页 |
4.2.3 优化变量 | 第63-64页 |
4.2.4 定常数值模拟设置 | 第64-66页 |
4.2.5 粒子群算法参数设置 | 第66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6-71页 |
4.3.1 外特性实验验证 | 第66-67页 |
4.3.2 带导叶离心泵叶轮优化过程分析 | 第67-69页 |
4.3.3 带导叶离心泵叶轮优化内流场分析 | 第69-7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五章 带导叶离心泵内部非定常流动分析 | 第72-92页 |
5.1 非定常数值模拟 | 第72-73页 |
5.1.1 网络生成 | 第72页 |
5.1.2 非定常设置 | 第72-73页 |
5.2 结果与讨论 | 第73-90页 |
5.2.1 非定常数值模拟验证 | 第73-75页 |
5.2.2 叶轮和导叶流量分析 | 第75-81页 |
5.2.3 压力脉动强度分析 | 第81-84页 |
5.2.4 压力脉动频域分析及传播特性 | 第84-9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第六章 带导叶离心泵压力脉动实验研究 | 第92-116页 |
6.1 压力脉动测量试验系统 | 第92-95页 |
6.2 结果与讨论 | 第95-113页 |
6.2.1 带导叶离心泵外特性曲线 | 第95-96页 |
6.2.2 带导叶离心泵压力脉动特性 | 第96-111页 |
6.2.3 动静干涉理论分析 | 第111-113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113-116页 |
第七章 带导叶离心泵压力脉动时序效应的实验研究 | 第116-130页 |
7.1 导叶时序位置的定义 | 第116-117页 |
7.2 结果与讨论 | 第117-129页 |
7.2.1 导叶时序效应对泵性能的影响 | 第117-120页 |
7.2.2 导叶时序效应对泵压力脉动强度的影响 | 第120-122页 |
7.2.3 导叶时序效应对泵压力脉动频谱的影响 | 第122-129页 |
7.3 本章小结 | 第129-130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30-134页 |
8.1 研究总结 | 第130-132页 |
8.2 研究展望 | 第132-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48页 |
附录 | 第148-152页 |
致谢 | 第152-154页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54-1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