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空间”语境下的家具设计风格研究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一、绪论 | 第7-11页 |
|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价值 | 第7-8页 |
| (二)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第8-9页 |
| (三) 研究方法 | 第9页 |
| (四) 茶空间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 第9-11页 |
| 二、“茶空间”家具的类型与工艺技术 | 第11-20页 |
| (一) 主要类型例举 | 第11-14页 |
| (二) 常用材料简介 | 第14-17页 |
| (三) 常见工艺技术 | 第17-20页 |
| 三、茶空间家具的风格分类与文化渊源 | 第20-42页 |
| (一) 基于“文人文化”的复古风格 | 第20-27页 |
| 1、新唐宋茶文化与其家具风格 | 第21-24页 |
| 2、新明清茶文化与其家具风格 | 第24-27页 |
| (二) 宁静素雅的日式风格 | 第27-32页 |
| 1、传统日式茶道空间家具风格 | 第27-30页 |
| 2、日式风格的文化特征 | 第30-32页 |
| (三) 返璞归真的自然主义风格 | 第32-35页 |
| 1、茶与自然主义的历史源流 | 第33-34页 |
| 2、茶空间家具的自然主义潮流 | 第34-35页 |
| (四) 简洁明快的现代主义风格 | 第35-39页 |
| 1、在包豪斯影响下的现代主义风格茶空间家具 | 第35-36页 |
| 2、现代主义茶空间家具的主要形式 | 第36-39页 |
| (五) 绚丽多彩的民间民族风格 | 第39-42页 |
| 1、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茶文化 | 第40-41页 |
| 2、民族风茶空间家具的特征 | 第41-42页 |
| 四、茶空间家具的设计学分析 | 第42-59页 |
| (一) 造形设计分析 | 第42-45页 |
| 1、合理的尺寸、比例 | 第42-44页 |
| 2、整体造型与空间关系 | 第44-45页 |
| (二) 色彩设计分析 | 第45-49页 |
| 1、针对不同风格的色调设定 | 第46-48页 |
| 2、家具色彩与环境气氛的关系 | 第48-49页 |
| (三) 装饰设计分析 | 第49-53页 |
| 1、装饰图案的符号化演绎 | 第50-51页 |
| 2、装饰设计中传统工艺的传承与转化 | 第51-53页 |
| (四) 材料应用分析 | 第53-56页 |
| 1、传统材料与现代材料的结合 | 第54-55页 |
| 2、材料质感美与触觉体验 | 第55-56页 |
| (五) 茶空间家具的生产模态分析 | 第56-59页 |
| 五、当代茶空间家具设计的现状、批判与建议 | 第59-68页 |
| (一) 茶空间家具设计的现状 | 第59-63页 |
| 1、多元风格的共存并进 | 第59-60页 |
| 2、复古风格的流行复兴 | 第60页 |
| 3、文人审美理想的回归浸润 | 第60-61页 |
| 4、礼文化的再现与表达 | 第61-62页 |
| 5、现代主义设计的介入与外显 | 第62-63页 |
| 6、新技术新科技的广泛应用 | 第63页 |
| (二) 当代茶空间家具存在问题分析 | 第63-66页 |
| 1、风格杂糅、搭配混乱 | 第63-64页 |
| 2、流于浅表缺乏内容和人文关怀 | 第64-65页 |
| 3、造型呆板缺乏审美情趣 | 第65-66页 |
| 4、传统硬木材料的过度使用破坏生态环境 | 第66页 |
| (三) 当代茶空间家具设计的建议 | 第66-68页 |
| 结语 | 第68-69页 |
| 附录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