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滴喷射快速成形Al2O3陶瓷微球的工艺及性能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6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陶瓷微球成形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1.2.1 机械法 | 第13-14页 |
1.2.2 湿法 | 第14-17页 |
1.2.3 陶瓷微球成形新方法 | 第17-20页 |
1.3 微滴喷射技术的原理及研究现状 | 第20-24页 |
1.3.1 微滴喷射技术原理概述 | 第20页 |
1.3.2 微滴喷射技术分类 | 第20-24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目标 | 第24-26页 |
第2章 试验材料和方法 | 第26-34页 |
2.1 试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第26-29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26页 |
2.1.2 氧化铝粉体粒度分析 | 第26-27页 |
2.1.3 粘结剂PVA水溶液的制备 | 第27-28页 |
2.1.4 仪器设备 | 第28-29页 |
2.2 陶瓷微球制备工艺流程 | 第29-30页 |
2.3 性能测试方法 | 第30-31页 |
2.3.1 微球几何特性分析 | 第30页 |
2.3.2 粘度测试 | 第30页 |
2.3.3 流变性能测试 | 第30页 |
2.3.4 显气孔率和体积密度测试 | 第30-31页 |
2.3.5 压溃强度测试 | 第31页 |
2.4 基本分析方法 | 第31-34页 |
2.4.1 粒度分析 | 第31页 |
2.4.2 热重/差热分析 | 第31页 |
2.4.3 物相分析 | 第31-32页 |
2.4.4 微观结构分析 | 第32-34页 |
第3章 微滴喷射快速成形系统的设计与构建 | 第34-46页 |
3.1 微滴喷射形成过程机理 | 第34-35页 |
3.2 喷嘴喷射微滴的可控性仿真分析 | 第35-39页 |
3.2.1 微滴喷射过程物理模型 | 第35-36页 |
3.2.2 网格划分与边界条件 | 第36-37页 |
3.2.3 仿真结果分析 | 第37-39页 |
3.3 微滴喷射快速成形装置的设计与实现 | 第39-44页 |
3.3.1 总体构成 | 第39-41页 |
3.3.2 气动式挤出喷嘴 | 第41-42页 |
3.3.3 气压控制系统 | 第42-43页 |
3.3.4 喷射系统的运动平台设计与实现 | 第43-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4章 微滴喷射快速成形微球生坯的工艺研究 | 第46-56页 |
4.1 浆料性质对微球成型性能的影响 | 第46-48页 |
4.1.1 浆料的流变性研究 | 第46-47页 |
4.1.2 浆料粘度对微球成型性能的影响 | 第47-48页 |
4.2 成型介质对微球成型性能的影响 | 第48-53页 |
4.2.1 成型介质的选择 | 第48-49页 |
4.2.2 微球生坯固化成型机制 | 第49-50页 |
4.2.3 固化时间的控制 | 第50-52页 |
4.2.4 硼酸加入量对微球成型性能的影响 | 第52-53页 |
4.3 不同工艺参数对微球粒径的影响 | 第53-55页 |
4.3.1 微喷射技术制备微球的可控性 | 第53-54页 |
4.3.2 喷嘴直径对微球粒径的影响 | 第54页 |
4.3.3 供料压力对微球粒径的影响 | 第54-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5章 氧化铝陶瓷微球的烧结及性能研究 | 第56-64页 |
5.1 陶瓷微球的烧结工艺 | 第56-58页 |
5.1.1 烧结过程中的热分析 | 第56-57页 |
5.1.2 烧结方案的选择 | 第57-58页 |
5.2 陶瓷微球的性能分析 | 第58-63页 |
5.2.1 陶瓷微球的气孔分析 | 第58-59页 |
5.2.2 陶瓷微球的压溃强度分析 | 第59-60页 |
5.2.3 陶瓷微球的微观结构分析 | 第60-62页 |
5.2.4 陶瓷微球的几何形貌分析 | 第62-63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64-65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