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论 | 第9-18页 |
(一) 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 第9-10页 |
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2.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二)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10-12页 |
1.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三) 研究的现状 | 第12-16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3. 云南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四) 研究的方法 | 第16页 |
(五) 研究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1. 研究的核心概念 | 第16-17页 |
2. 理论基础 | 第17-18页 |
一、彝族农村妇女婚姻家庭地位现状分析(以永仁县为例) | 第18-34页 |
(一) 永仁县基本情况 | 第18页 |
(二) 云南彝族农村妇女婚姻家庭地位调查的基本情况 | 第18-31页 |
1. 被调查者的婚姻及家庭的基本状况 | 第18-20页 |
2. 家庭事务决定权的分配 | 第20-23页 |
3. 家务劳动的分工与负担 | 第23-25页 |
4. 家庭暴力现状 | 第25-28页 |
5. 家庭财产拥有的性别差异 | 第28页 |
6. 家庭两性关系和地位的主观评价 | 第28-30页 |
7. 个人自主 | 第30-31页 |
8. 对于自己家庭地位的满意度 | 第31页 |
(三) 云南彝族农村妇女在提升婚姻家庭地位方面取得的成绩 | 第31-34页 |
1. 女性在家庭事务中的决定权分配方面有明显进步 | 第31-32页 |
2. 针对女性的家庭暴力发生率明显下降 | 第32-33页 |
3. 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自主性普遍提高 | 第33-34页 |
二、云南彝族农村妇女婚姻家庭地位存在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 第34-41页 |
(一)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4-35页 |
1. 男性在家庭重大事务的决策权方面强于女性 | 第34页 |
2. 家庭分工模式僵化,妇女的劳动负担繁重 | 第34-35页 |
3. 各种类型家庭暴力依然存在 | 第35页 |
4. 男性在家庭财产的拥有权方面明显处于强势 | 第35页 |
5. 家庭地位方面,女性评价较男性差 | 第35页 |
6. 在个人自主方面女性低于男性 | 第35页 |
(二)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5-41页 |
1. 全面实现男女平等和贯彻落实相关法律依然任重道远 | 第36页 |
2. 传统的社会性别文化、观念、规范要进一步打破 | 第36-37页 |
3. 推动男女平等和维护妇女权益的民间力量仍需壮大 | 第37-38页 |
4. 大众传媒的正面影响力不足 | 第38-39页 |
5. 针对流动和特殊彝族妇女儿童的教育资源覆盖不够 | 第39-41页 |
三、提升云南彝族农村妇女婚姻家庭地位的建议 | 第41-49页 |
(一) 强化政府责任 | 第41页 |
(二) 增加公共预算 | 第41-42页 |
(三) 强化性别平等的家庭文化 | 第42页 |
(四) 促进家庭文明建设、传承家风家训 | 第42-43页 |
1. 以妇女受暴人的需求和利益为出发点,提供可及和有效的公共服务 | 第42-43页 |
2. 整合和推广已经取得的多机构干预防治暴力的经验和模式 | 第43页 |
3. 完善政策和加大资金的投入,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加快实现服务平等 | 第43页 |
(五) 重视民间社会组织 | 第43-44页 |
(六) 多举措保障妇女合法权益 | 第44-45页 |
(七) 提高彝族地区农村妇女综合素质 | 第45-46页 |
(八) 全社会应该营造更加公平的参与环境 | 第46页 |
(九) 增强彝族农村地区妇女自身发展的动力 | 第46-47页 |
(十) 扶持贫困少数民族妇女参与经济发展 | 第47页 |
(十一) 全面关注流动和特殊彝族妇女儿童的教育权力 | 第47-49页 |
附件: 调查问卷 | 第49-52页 |
结束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