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铝—空气电池负极材料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铝-空气电池简介 | 第8-11页 |
1.1.1 铝-空气电池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铝-空气电池的原理 | 第9页 |
1.1.3 铝-空气电池的结构 | 第9-11页 |
1.2 铝-空气电池阳极发展概况 | 第11-15页 |
1.2.1 纯铝阳极 | 第11-12页 |
1.2.2 铝合金阳极 | 第12-13页 |
1.2.3 铝合金阳极最新进展 | 第13-15页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以及意义 | 第15-16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16-22页 |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第16-17页 |
2.2 铝合金的制备 | 第17页 |
2.3 电化学测试 | 第17-19页 |
2.3.1 试片的制作 | 第17-18页 |
2.3.2 测试装置 | 第18页 |
2.3.3 极化曲线测试 | 第18页 |
2.3.4 交流阻抗测试 | 第18-19页 |
2.3.5 恒电流测试 | 第19页 |
2.4 自腐蚀测试 | 第19页 |
2.4.1 试片的制作 | 第19页 |
2.4.2 测试方法 | 第19页 |
2.5 利用率测试 | 第19-20页 |
2.5.1 试片的制作以及实验装置 | 第19-20页 |
2.5.2 测试方法 | 第20页 |
2.6 表征方法 | 第20-22页 |
2.6.1 X-射线衍射(XRD)测试 | 第20页 |
2.6.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 第20-22页 |
第3章 铝合金的量子化学计算 | 第22-26页 |
3.1 前言 | 第22页 |
3.2 量子化学计算简介 | 第22-25页 |
3.2.2 计算软件和模块的选择 | 第24页 |
3.2.3 模型的构建 | 第24-25页 |
3.3 合金元素对铝合金体系能量的影响 | 第25-26页 |
第4章 合金元素Sn的影响 | 第26-46页 |
4.1 Al-Sn合金的制备 | 第26页 |
4.2 XRD分析 | 第26-28页 |
4.3 极化曲线分析 | 第28-30页 |
4.4 恒电流放电分析 | 第30-36页 |
4.5 交流阻抗分析 | 第36-40页 |
4.6 SEM分析 | 第40-42页 |
4.7 对电位波动的解释 | 第42-45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5章 合金元素ReA,ReB的影响 | 第46-54页 |
5.1 合金制备 | 第46页 |
5.2 Al-ReA合金的电化学性能 | 第46-49页 |
5.3 Al-ReB合金的电化学性能 | 第49-52页 |
5.3.1 极化曲线分析 | 第49-51页 |
5.3.2 恒电流放电分析 | 第51-52页 |
5.4 Al-ReB合金的利用率分析 | 第52-5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6章 Al-ReA-ReB-Sn合金研究 | 第54-62页 |
6.1 Al-ReA-ReB-Sn合金的制备 | 第54-55页 |
6.2 Al-ReA-ReB-Sn合金电化学分析 | 第55-60页 |
6.2.1 极化曲线分析 | 第55-57页 |
6.2.2 恒流放电曲线分析 | 第57-58页 |
6.2.3 交流阻抗分析 | 第58-60页 |
6.3 Al-ReA-ReB-Sn合金自腐蚀分析 | 第60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7章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2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