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课题来源 | 第10页 |
1.1.2 故障诊断的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1.2 当前国内外专家系统及故障分析技术的发展概况 | 第11-12页 |
1.2.1 当前国内外专家系统发展近况 | 第11页 |
1.2.2 当前国内外故障分析技术发展近况 | 第11-12页 |
1.3 电机故障的分析方法 | 第12-14页 |
1.4 故障诊断的信号处理技术 | 第14-19页 |
1.4.1 信号的分类与描述 | 第15-16页 |
1.4.2 频率细化分析在电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1.4.3 全息谱分析法在电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 第17-19页 |
1.5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2章 交流电机的常见故障研究 | 第20-32页 |
2.1 交流电机的噪声与振动 | 第20-22页 |
2.1.1 交流电机的噪声与振动的原因 | 第20页 |
2.1.2 振动的分类 | 第20-21页 |
2.1.3 电机的噪声分类 | 第21-22页 |
2.2 交流电机整体过热 | 第22-23页 |
2.2.1 交流电机整体过热的原因 | 第22页 |
2.2.2 电机负载过大 | 第22-23页 |
2.2.3 三相电压不平衡 | 第23页 |
2.3 交流电机定子绕组过热 | 第23-24页 |
2.3.1 交流电机定子绕组过热的原因 | 第23页 |
2.3.2 交流电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的特征 | 第23-24页 |
2.4 交流电机转子绕组过热 | 第24-27页 |
2.4.1 交流电机转子绕组过热的原因 | 第24页 |
2.4.2 转子断条故障分析 | 第24页 |
2.4.3 转子绕组故障的特征量分析 | 第24-27页 |
2.5 交流电机的轴承过热以及噪声 | 第27-29页 |
2.5.1 交流电机的轴承过热以及噪声的原因 | 第27页 |
2.5.2 轴承过热故障分析 | 第27-28页 |
2.5.3 滚动轴承的损伤分析 | 第28-29页 |
2.5.4 轴承噪声故障分析 | 第29页 |
2.6 解决方案与可行性分析 | 第29-30页 |
2.6.1 解决方案 | 第29-30页 |
2.6.2 可行性分析 | 第30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3章 基于小波的频谱信号分析 | 第32-48页 |
3.1 小波变换 | 第32-35页 |
3.1.1 连续小波变换 | 第32-33页 |
3.1.2 离散小波变换 | 第33-35页 |
3.2 多分辨分析与小波包分析 | 第35-37页 |
3.2.1 多分辨分析 | 第35-36页 |
3.2.2 小波包分析 | 第36-37页 |
3.3 基于小波的信号消噪 | 第37-38页 |
3.4 基于小波的信号特征提取 | 第38-39页 |
3.5 基于小波的交流电机故障信号频谱分析 | 第39-46页 |
3.5.1 基于小波的交流电机轴承故障信号频谱分析 | 第39-43页 |
3.5.2 基于小波的交流电机转子断条故障信号频谱分析 | 第43-4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4章 交流电机故障诊断模糊专家系统 | 第48-62页 |
4.1 模糊专家系统 | 第48-51页 |
4.1.1 模糊专家系统概念 | 第48页 |
4.1.2 模糊专家系统的结构 | 第48-49页 |
4.1.3 模糊知识库的知识表示与维护 | 第49-51页 |
4.2 交流电机故障诊断模糊专家系统的组成 | 第51-52页 |
4.3 交流电机故障诊断模糊专家系统的设计 | 第52-60页 |
4.3.1 计算特征频率并录入特征频率数据库 | 第52-53页 |
4.3.2 知识库的维护 | 第53-54页 |
4.3.3 数据库的具体实现的方式 | 第54-57页 |
4.3.4 模糊专家系统的推理机设计 | 第57-58页 |
4.3.5 电机的故障诊断 | 第58-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5章 交流电机故障诊断模糊专家系统的应用 | 第62-70页 |
5.1 交流电机故障诊断模糊专家系统的界面 | 第62-64页 |
5.2 测试电机的基本数据、电机的轴承故障特征频率以及振动数据 | 第64-65页 |
5.3 运用模糊专家系统对电机进行故障诊断 | 第65-69页 |
5.4 处理结果 | 第6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