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钦和尚宗教修行研究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绪论 | 第11-16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11-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三、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四、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 第14-16页 |
(一)研究的方法 | 第14-15页 |
(二)研究的内容 | 第15-16页 |
第一章 广钦和尚生活的时代背景 | 第16-23页 |
一、近代佛教的危机与复兴 | 第16-21页 |
(一)庙产兴学运动的兴起 | 第17-18页 |
(二)庙产兴学运动对福建佛教的影响 | 第18-21页 |
二、早期台湾佛教状况 | 第21-22页 |
三、小结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广钦和尚生平行实 | 第23-33页 |
一、出家因缘 | 第23-25页 |
二、出家修行 | 第25-29页 |
(一)泉州承天寺自修自度 | 第25-27页 |
(二)泉州清源山住洞苦修 | 第27-29页 |
三、台湾度化 | 第29-33页 |
(一)鹭鸶因缘,前往台湾 | 第29页 |
(二)初到台湾,夜度鬼魂 | 第29-30页 |
(三)修建道场,宏法利生 | 第30-33页 |
第三章 广钦和尚宗教思想与修持 | 第33-44页 |
一、广钦和尚宗教思想 | 第33-38页 |
(一)净土修行:同音念佛 | 第33-35页 |
(二)禅净双修:念佛定来即是禅 | 第35-37页 |
(三)苦行思想 | 第37-38页 |
二、广钦和尚宗教修持 | 第38-44页 |
(一)念佛 | 第38-40页 |
(二)苦修 | 第40-41页 |
(三)忍辱 | 第41-44页 |
第四章 广钦和尚的历史地位与典范意义 | 第44-53页 |
一、薪火相传、续佛慧命 | 第44-48页 |
(一)广承岩 | 第44-45页 |
(二)承天禅寺 | 第45-47页 |
(三)妙通寺 | 第47-48页 |
二、广结善缘、传法台湾 | 第48-51页 |
(一)林觉非居士 | 第49-50页 |
(二)方东美教授 | 第50页 |
(三)冯冯居士 | 第50-51页 |
三、精进修持、证悟佛法 | 第51-52页 |
四、僧界楷模、人天师范 | 第52-53页 |
结语 | 第53-55页 |
广钦和尚年谱 | 第55-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附图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