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熊耳山地区牛头沟金矿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找矿模型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第10页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10-12页 |
1.2.1 研究区地质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0-11页 |
1.2.2 地球化学找矿模型研究现状及问题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 第12页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1.5 主要实物工作量 | 第13-14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特征 | 第14-21页 |
2.1 区域地层 | 第14-18页 |
2.1.1 结晶基底 | 第14页 |
2.1.2 盖层沉积 | 第14-18页 |
2.1.3 中新生界断陷盆地沉积 | 第18页 |
2.2 区域构造 | 第18-19页 |
2.2.1 近EW向断裂构造 | 第18页 |
2.2.2 NE向断裂构造 | 第18-19页 |
2.2.3 其它断裂构造 | 第19页 |
2.3 岩浆活动与岩浆岩 | 第19-21页 |
2.3.1 太古代 | 第19页 |
2.3.2 古-中元古代 | 第19页 |
2.3.3 中生代 | 第19-21页 |
第3章 矿区地质特征 | 第21-24页 |
3.1 地层 | 第21-22页 |
3.2 构造 | 第22页 |
3.3 岩浆岩 | 第22页 |
3.4 成矿环境 | 第22-24页 |
第4章 矿床地质特征 | 第24-29页 |
4.1 矿体特征 | 第24-27页 |
4.1.1 松里沟矿段 | 第24页 |
4.1.2 上庄矿段 | 第24-25页 |
4.1.3 小岭矿段 | 第25-26页 |
4.1.4 西岭矿段 | 第26页 |
4.1.5 沙土凹角砾岩体 | 第26页 |
4.1.6 木耳沟角砾岩体 | 第26-27页 |
4.2 矿石特征 | 第27页 |
4.3 围岩蚀变 | 第27-29页 |
第5章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29-52页 |
5.1 区域岩石 | 第29-34页 |
5.2 蚀变岩与矿石 | 第34-41页 |
5.3 中大比例尺化探 | 第41-46页 |
5.3.1 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原理 | 第41页 |
5.3.2 地球化学特征参数 | 第41-43页 |
5.3.3 地球化学剖析图 | 第43-46页 |
5.4 区域化探 | 第46-49页 |
5.4.1 地球化学特征参数 | 第46页 |
5.4.2 地球化学剖析图 | 第46页 |
5.4.3 金元素分布特征 | 第46-49页 |
5.5 金元素富集成矿模式 | 第49-50页 |
5.6 地球化学找矿模型 | 第50-52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