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高层建筑论文--高层建筑结构论文

超限预应力板柱—核心筒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19页
    1.1 超限建筑结构的发展第11-13页
        1.1.1 高层建筑的定义第11页
        1.1.2 超高层建筑的发展第11-12页
        1.1.3 高层建筑的震害特点第12-13页
    1.2 预应力板柱—核心筒结构的特点与应用第13-14页
    1.3 国内外预应力板柱—核心筒结构研究概况第14-17页
    1.4 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概念及发展第17页
        1.4.1 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概念第17页
        1.4.2 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发展第17页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第17-19页
        1.5.1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7-18页
        1.5.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8-19页
2 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及分析方法第19-30页
    2.1 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第19-20页
        2.1.1 抗震性能水准第19-20页
        2.1.2 抗震性能目标的设定第20页
    2.2 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方法第20-29页
        2.2.1 反应谱法第21-22页
        2.2.2 Pushover分析方法第22-29页
        2.2.3 时程分析法第29页
    2.3 本章小结第29-30页
3 实际工程的弹性分析第30-48页
    3.1 工程概况第30-31页
    3.2 结构设计第31-35页
        3.2.1 设计参数第31-32页
        3.2.2 结构体系布置第32-35页
    3.3 结构超限类型及判别标准第35-37页
        3.3.1 高层建筑高度超限相关规定第35页
        3.3.2 不规则类型及判别标准第35-37页
    3.4 结构超限判别第37-38页
        3.4.1 高度超限判别第37页
        3.4.2 平面规则性判别第37-38页
        3.4.3 竖向规则性判别第38页
    3.5 本工程抗震性能目标的确定第38-39页
    3.6 模态分析第39-41页
    3.7 反应谱分析第41-43页
        3.7.1 小震作用下的反应谱分析第42-43页
        3.7.2 小震反应谱分析小结第43页
    3.8 弹性时程分析第43-47页
        3.8.1 地震波的选取与调整第44-45页
        3.8.2 计算结果及分析结论第45-47页
    3.9 本章小结第47-48页
4 中震、大震作用下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第48-64页
    4.1 中震作用下结构抗震性能分析与评价第48-56页
        4.1.1 中震不屈服设计第48页
        4.1.2 能力谱法分析条件第48-49页
        4.1.3 中震下能力谱分析结果第49-50页
        4.1.4 中震下抗震性能复核及评价第50-56页
    4.2 大震结构抗震性能分析与评价第56-63页
        4.2.1 大震下能力谱分析结果第56-57页
        4.2.2 大震下抗震性能复核及评价第57-63页
    4.3 本章小结第63-64页
5 结论与展望第64-66页
    5.1 结论第64-65页
    5.2 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1页
作者简历第71-73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73-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悬挂网壳结构的风振响应分析
下一篇:考虑智能隔震支座时滞效应的结构半主动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