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一、论文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 (一)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 (二) 选题目的 | 第11页 |
| (三)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 二、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 (一)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2-14页 |
| (二)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4页 |
| (三) 文献评价 | 第14-15页 |
| 三、研究方法 | 第15页 |
| (一) 文献研究法 | 第15页 |
| (二) 实证研究法 | 第15页 |
| 四、创新点 | 第15-17页 |
| (一) 东北老工业基地省会城市区一级党委督查工作的实证研究 | 第15页 |
| (二) 提出了制定督查工作规划的建议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党委督查工作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第17页 |
| (一) 督查 | 第17页 |
| (二) 督查工作 | 第17页 |
| (三) 党委督查工作 | 第17页 |
| 二、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 (一) 权力制约理论的核心思想 | 第17-18页 |
| (二) 权力制约理论在本文中的应用 | 第18-20页 |
| 第三章 沈阳市和平区党委督查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20-29页 |
| 一、沈阳市和平区党委督查工作存在的问题 | 第20-25页 |
| (一) 督查工作被动化,缺乏主动性 | 第20页 |
| (二) 督查内容碎片化,缺乏系统性 | 第20-23页 |
| (三) 督查方式方法固化,缺乏操作性 | 第23-24页 |
| (四) 运行机制不够完善,缺乏科学性 | 第24-25页 |
| 二、沈阳市和平区党委督查工作现存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25-29页 |
| (一) 督查工作认识不到位 | 第25-26页 |
| (二) 督查工作权威性不强 | 第26页 |
| (三) 督查工作制度建设跟进不足 | 第26-27页 |
| (四) 督查工作队伍建设不到位 | 第27-29页 |
| 第四章 解决沈阳市和平区党委督查工作问题的具体对策 | 第29-41页 |
| 一、提高督查主体思想认识 | 第29-30页 |
| (一)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 第29页 |
| (二) 加强业务交流学习 | 第29-30页 |
| 二、优化督查工作流程 | 第30-33页 |
| 三、强化督查权威性 | 第33页 |
| 四、完善督查工作制度 | 第33-37页 |
| (一) 健全工作责任制度 | 第34页 |
| (二) 健全奖惩考核制度 | 第34页 |
| (三) 建立专项督办制度 | 第34-36页 |
| (四) 建立督查调研制度 | 第36-37页 |
| 五、创新督查方式方法 | 第37-39页 |
| (一) 丰富督查方式方法 | 第37-38页 |
| (二) 建立信息化督查平台 | 第38-39页 |
| 六、强化督查工作队伍建设 | 第39-41页 |
| (一) 优先保障人员编制 | 第39页 |
| (二) 提升督查队伍素质 | 第39-41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41-42页 |
| 一、研究结论 | 第41页 |
| 二、未来的展望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 致谢 | 第45-46页 |
| 作者简介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