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7-16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 1.2.1 研究目的 | 第8页 |
| 1.2.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1.3 国内外研究概述 | 第9-14页 |
| 1.3.1 导视设计的来源与进程 | 第9-10页 |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1.3.3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6页 |
| 1.4.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第2章 国内外校园导视设计案例分析 | 第16-20页 |
| 2.1 中国美术学院校园导视设计 | 第16-17页 |
| 2.2 奥斯陆建筑设计学院导视系统设计 | 第17页 |
| 2.3 奥蒂斯艺术设计学院导视系统设计 | 第17-18页 |
| 2.4 哥白尼科学中心导视系统设计 | 第18-19页 |
| 2.5 小结 | 第19-20页 |
| 第3章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校园导视系统构建 | 第20-29页 |
| 3.1 校园导视系统构建要素分析 | 第20-23页 |
| 3.1.1 区域人文环境要素分析 | 第20-21页 |
| 3.1.2 区域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分析 | 第21-22页 |
| 3.1.3 校园人工环境要素分析 | 第22-23页 |
| 3.2 树立校园视觉形象导视系统的SWOT分析 | 第23-25页 |
| 3.2.1 S(Strength)——优势 | 第23-24页 |
| 3.2.2 W(Weakness)&T(Threat)——劣势与威胁 | 第24页 |
| 3.2.3 O(Opportunity)——机遇 | 第24-25页 |
| 3.3 校园导视系统现状调查及存在问题 | 第25-27页 |
| 3.3.1 校园导视系统现状的调查 | 第25-26页 |
| 3.3.2 校园导视系统存在的问题 | 第26-27页 |
| 3.4 校园导视系统的设计定位 | 第27-29页 |
| 第4章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导视系统设计原则 | 第29-31页 |
| 4.1 功能性原则 | 第29页 |
| 4.2 校园景观一体化原则 | 第29-30页 |
| 4.3 与校园文化适应的设计原则 | 第30页 |
| 4.4 人性关怀原则 | 第30-31页 |
| 第5章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校园导视系统设计方案 | 第31-47页 |
| 5.1 导视系统的人流分析 | 第31-32页 |
| 5.2 导视系统的类型设置与标识布点定位 | 第32-33页 |
| 5.3 导视系统设计标准 | 第33-40页 |
| 5.3.1 导视标识的字体设计 | 第33-34页 |
| 5.3.2 导视标识的符号设计 | 第34-36页 |
| 5.3.3 导视标识的色彩设计 | 第36-38页 |
| 5.3.4 导视标识的地图设计 | 第38-39页 |
| 5.3.5 导视标识的材质设计 | 第39-40页 |
| 5.4 导视标识应用设计 | 第40-45页 |
| 5.4.1 校园空间导视设计 | 第40-41页 |
| 5.4.2 校园区域导视设计 | 第41-42页 |
| 5.4.3 校园方位指示导视设计 | 第42页 |
| 5.4.4 校园学院导视设计 | 第42-43页 |
| 5.4.5 校园交通导视设计 | 第43-44页 |
| 5.4.6 校园文明导视设计 | 第44-45页 |
| 5.5 小结 | 第45-47页 |
| 结论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 附录A 有关学院历史沿革的图表 | 第50-5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 | 第51-52页 |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