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基于苝酰亚胺骨架的新型单线态裂分材料的设计与合成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9页
    1.1 概述第10-14页
        1.1.1 单线态裂分(Singlet Fission)第10-12页
        1.1.2 单线态裂分的机理模型第12-13页
        1.1.3 单线态裂分的分类第13-14页
    1.2 有机半导体光电器件第14-21页
        1.2.1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4-15页
        1.2.2 有机太阳能电池性能表征参数第15-16页
        1.2.3 单线态裂分敏化的有机光电器件第16-21页
    1.3 单线态裂分材料第21-25页
    1.4 有机小分子单线态裂分材料设计策略第25-27页
        1.4.1 能量匹配性原则第25-26页
        1.4.2 耦合作用强弱原则第26页
        1.4.3 分子堆积方式的影响第26-27页
    1.5 飞秒泵-浦探测技术(pump-probe techniques)第27-28页
    1.6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28-29页
第二章 A-D-A型苝酰亚胺衍生物分子内单线态裂分性质的研究第29-53页
    2.1 引言第29-30页
    2.2 实验部分第30-38页
        2.2.1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第31-32页
        2.2.2 中间体和目标分子的合成路线及步骤第32-34页
        2.2.3 PDI-1T和PDI-2T的基本光谱表征第34-38页
    2.3 PDI-1T和PDI-2T的轨道能级理论计算第38-39页
    2.4 A-D-A型苝酰亚胺衍生物瞬态吸收光谱表征第39-46页
        2.4.1 引言第39-40页
        2.4.2 目标化合物在不同聚集态下的飞秒瞬态吸收光谱第40-44页
        2.4.3 溶剂极性对飞秒瞬态吸收光谱的影响第44-46页
    2.5 纳秒激光闪光光解光谱第46-48页
    2.6 目标化合物的动力学性质探究第48-49页
    2.7 三线态敏化试验第49-50页
    2.8 三线态产率计算第50-51页
    2.9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三章 基于蒽嵌蒽稠环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第53-63页
    3.1 引言第53页
    3.2 选题思路第53-54页
    3.3 蒽嵌蒽稠环衍生物的合成与基本表征第54-59页
        3.3.1 目标分子的合成第54页
        3.3.2 目标化合物DBBN和 BPBN的光学表征第54-59页
    3.4 目标化合物的飞秒瞬态吸收光谱表征第59-62页
        3.4.1 蒽嵌蒽稠环衍生物的瞬态吸收光谱第59-61页
        3.4.2 蒽嵌蒽稠环衍生物BPBN压致变色机理的研究第61-62页
    3.5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四章 基于芘并咪唑类衍生物压致变色材料的合成与表征第63-71页
    4.1 引言第63-66页
    4.2 选题思路第66-67页
    4.3 芘并咪唑类压致变色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第67-70页
        4.3.1 芘并咪唑类压致变色分子的合成第67-68页
        4.3.2 芘并咪唑类压致变色材料的基本表征第68-70页
    4.4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7页
附录第77-82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2-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核—卫星”状双金属纳米颗粒—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
下一篇:有机荧光纳米颗粒在小鼠脑部血管成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