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

20世纪80年代美国储贷社危机评析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引言第12-17页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第12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1.国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2.国内研究现状第15-16页
    (三)研究方法第16-17页
第二章 储贷社的历史演变第17-23页
    (一)储贷社的早期发展演变第17-19页
        1.储贷社的起源与早期发展第17-18页
        2.州政府监管时期第18-19页
    (二)“新政”时储贷社的的转型第19-23页
        1.大危机时的储贷社第19页
        2.危机后的复苏与繁荣第19-21页
        3.联邦政府主导监管时期第21-23页
第三章 储贷社危机的爆发第23-34页
    (一)储贷社危机的前奏——放松金融管制的呼吁第23-27页
        1.“滞涨”危机与“金融脱媒”危机第23-24页
        2.社会经济思潮的转变第24-26页
        3.放松金融管制的呼吁第26-27页
    (二)放松金融管制第27-29页
        1.放松管制与储贷社业务的变化第27-28页
        2.关于放松金融管制政策的争论第28-29页
    (三)放松金融管制下的储贷社第29-34页
        1.危机初现(1980-1983)第29-30页
        2.危机加重(1985-1988)第30-32页
        3.破产储贷社的特征第32-34页
第四章 储贷社危机爆发的原因第34-45页
    (一)不稳定的经济环境第34-35页
        1.利率的波动第34页
        2.石油价格暴跌第34-35页
    (二)贪婪的恶果——道德风险与白领犯罪第35-41页
        1.道德风险第36-37页
        2.白领犯罪第37-41页
    (三)危机的根源——“借短贷长”的资产负债结构第41-45页
        1.“借短贷长”资产负债结构的形成第41-42页
        2.“借短贷长”与利率风险第42-43页
        3.失去的机会第43-45页
第五章 联邦政府对危机的处置第45-58页
    (一)联邦住房贷款银行委员会的初期反应第45-49页
        1.联邦住房贷款银行委员会的“宽限”之策第45-48页
        2.对联邦住房贷款银行委员会拖延处理危机的评价第48-49页
    (二)继续拖延处理危机(1985-1988)第49-53页
        1.委托管理项目和联邦资产处置协会第49-50页
        2.《1987年银行业公平竞争法》第50-51页
        3.西南计划第51-53页
    (三)《1989年金融机构改革、复兴与实施法》与危机的解决第53-58页
        1.《1989年金融机构改革、复兴与实施法》的出台第53-54页
        2.《1989年金融法》与危机的解决第54-56页
        3.《1989年金融法》对储贷社的影响第56页
        4.对1989年后联邦政府处置储贷社危机的评价第56-58页
第六章 危机的教训与启示第58-64页
    (一)储贷社危机的后果与教训第58-61页
        1.危机造成的经济损失第58-59页
        2.危机的教训第59-61页
    (二)储贷社危机对当前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第61-64页
        1.中国金融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第61页
        2.我们能从储贷社危机中学到什么第61-64页
第七章 结语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3页
作者简历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釋氏六帖》引史書研究
下一篇:我国地方人大选举中的贿选问题与对策研究--以2012年湖南省衡阳市人大代表贿选事件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