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1.1 虚拟化技术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虚拟网络设备的研究与发现 | 第11-12页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12-13页 |
第二章 虚拟化技术原理分析 | 第13-26页 |
2.1 系统虚拟化 | 第13-14页 |
2.1.1 虚拟化技术的分类 | 第13页 |
2.1.2 系统虚拟化的模型架构 | 第13-14页 |
2.1.3 全虚拟化和半虚拟化 | 第14页 |
2.2 Xen虚拟化技术 | 第14-21页 |
2.2.1 Xen的超级调用 | 第15页 |
2.2.2 Xen的事件通道 | 第15页 |
2.2.3 Xen的授权表 | 第15-16页 |
2.2.4 Xen的CPU虚拟化 | 第16-17页 |
2.2.5 Xen的内存虚拟化 | 第17-19页 |
2.2.6 Xen的IO虚拟化 | 第19-20页 |
2.2.7 Xen虚拟网络设备 | 第20-21页 |
2.3 半虚拟化Xen Guest OS根文件系统的制作 | 第21-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对虚拟网络设备的研究与发现 | 第26-39页 |
3.1 伪超时问题的产生 | 第26-31页 |
3.1.1 数据中心的RTT | 第26-28页 |
3.1.2 伪超时问题的理解 | 第28-30页 |
3.1.3 伪超时的检测 | 第30-31页 |
3.1.4 相关方法介绍 | 第31页 |
3.2 PVTCP方法 | 第31-38页 |
3.2.1 PVTCP架构 | 第31-33页 |
3.2.2 PVTCP实现 | 第33-35页 |
3.2.3 PVTCP实验测试 | 第35-36页 |
3.2.4 PVTCP优缺点分析 | 第36-3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对虚拟机调度可感知的TCP研究 | 第39-53页 |
4.1 对虚拟机调度可感知的TCP架构 | 第39-40页 |
4.2 对调度可感知的TCP工作流程 | 第40-42页 |
4.3 对调度可感知的TCP实现 | 第42-47页 |
4.3.1 调度检测 | 第42-44页 |
4.3.2 通知远端VM | 第44-45页 |
4.3.3 监听远端调度 | 第45-46页 |
4.3.4 TCP处理 | 第46-47页 |
4.4 实验测试 | 第47-51页 |
4.4.1 实验环境设置 | 第47-48页 |
4.4.2 发送端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8-49页 |
4.4.3 对接收端的实验测试 | 第49-5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五章 基于Xen的全系统实时迁移 | 第53-65页 |
5.1 Xen的磁盘实时迁移 | 第53-59页 |
5.1.1 Xen Guest OS内部对IO请求的处理 | 第53-54页 |
5.1.2 DomO对IO请求的处理 | 第54页 |
5.1.3 IO请求的变化与解析 | 第54-57页 |
5.1.4 IO请求的截获 | 第57-58页 |
5.1.5 磁盘实时迁移的实现 | 第58-59页 |
5.2 Xen内存实时迁移 | 第59-61页 |
5.3 Xen全系统的实时迁移 | 第61-62页 |
5.3.1 全系统迁移架构 | 第61页 |
5.3.2 Xen全系统迁移流程 | 第61-62页 |
5.4 实验测试 | 第62-6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5-67页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65页 |
6.2 今后研究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缩略语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情况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