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地区中小型博物馆展示空间自然采光设计策略研究
Abstract | 第5页 |
摘要 | 第6-1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7-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7-19页 |
1.1.1 博物馆建筑采光发展概述 | 第17-18页 |
1.1.2 我国博物馆建筑自然采光的迫切性 | 第18-19页 |
1.2 研究范围 | 第19-22页 |
1.2.1 光气候区域界定 | 第19-20页 |
1.2.2 模拟原型选取 | 第20页 |
1.2.3 研究原型的尺寸确定 | 第20-22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1.3.1 计算机模拟方法 | 第22页 |
1.3.2 正交试验法 | 第22-23页 |
1.3.3 统计学分析法 | 第23-24页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4-25页 |
第2章 博物馆对自然光的需求与限制 | 第25-34页 |
2.1 自然光简介 | 第25-27页 |
2.2 人眼视觉与自然光 | 第27-30页 |
2.2.1 人眼组成 | 第27-28页 |
2.2.2 人眼视觉特征 | 第28-30页 |
2.3 博物馆展品与自然光 | 第30-33页 |
2.3.1 自然光对展品的损害 | 第30-31页 |
2.3.2 自然光控制 | 第31-32页 |
2.3.3 博物馆展示空间自然采光可能性探讨 | 第32-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博物馆自然采光影响因子介绍及分析 | 第34-48页 |
3.1 自然采光因子简介 | 第34-37页 |
3.1.1 采光口位置 | 第34-35页 |
3.1.2 采光口大小 | 第35-36页 |
3.1.3 采光口朝向 | 第36页 |
3.1.4 室内装饰材料光反射系数 | 第36-37页 |
3.2 各采光因子影响权重分析 | 第37-47页 |
3.2.1 影响因子变量的确定 | 第38-39页 |
3.2.2 正交表的选取与试验计划表的制定 | 第39-40页 |
3.2.3 试验结果与统计 | 第40-46页 |
3.2.4 各影响因子优化可能性分析 | 第46-4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博物馆展示空间自然采光模拟试验 | 第48-96页 |
4.1 侧窗采光 | 第48-66页 |
4.1.1 平开窗侧窗采光 | 第49-50页 |
4.1.2 外凸式侧窗采光 | 第50-57页 |
4.1.3 内凹式侧窗采光 | 第57-59页 |
4.1.4 带挑板侧窗采光 | 第59-65页 |
4.1.5 带反光板侧窗采光 | 第65-66页 |
4.2 高侧窗采光 | 第66-79页 |
4.2.1 平开窗高侧窗采光 | 第66-67页 |
4.2.2 外凸式高侧窗采光 | 第67-73页 |
4.2.3 内凹式高侧窗采光 | 第73-74页 |
4.2.4 带挑板高侧窗采光 | 第74-79页 |
4.2.5 带反光板高侧窗采光 | 第79页 |
4.3 采光顶采光 | 第79-85页 |
4.3.1 室内装饰材料低光反射比试验 | 第80-81页 |
4.3.2 室内装饰材料中光反射比试验 | 第81-83页 |
4.3.3 室内装饰材料高光反射比试验 | 第83-85页 |
4.4 锯齿形天窗 | 第85-90页 |
4.4.1 室内装饰材料低光反射比 | 第85-87页 |
4.4.2 室内装饰材料中光反射比试验 | 第87-88页 |
4.4.3 室内装饰材料高光反射比试验 | 第88-90页 |
4.5 天窗采光 | 第90-95页 |
4.5.1 室内装饰材料低光反射比试验 | 第90-92页 |
4.5.2 室内装饰材料中光反射比试验 | 第92-94页 |
4.5.3 室内装饰材料高光反射比试验 | 第94-9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第5章 基于采光模拟结果的设计策略研究 | 第96-103页 |
5.1 模拟结果评估 | 第96-100页 |
5.1.1 侧窗采光 | 第96-97页 |
5.1.2 高侧窗采光 | 第97-98页 |
5.1.3 采光顶采光 | 第98页 |
5.1.4 锯齿形天窗采光 | 第98-99页 |
5.1.5 天窗采光 | 第99-100页 |
5.2 设计策略研究 | 第100-10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结论 | 第103-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6页 |
附录A 各采光因子权重试验基础数据细化细则 | 第106-111页 |
附录B 正交试验各组采光系数模拟图 | 第111-114页 |
致谢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