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微生物生物化学论文

齿毛菌高产漆酶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21页
    1.1 漆酶简介第11-12页
    1.2 漆酶基因的表达调控第12-14页
        1.2.1 金属离子的调控作用第12-13页
        1.2.2 碳源与氮源的调控作用第13-14页
    1.3 漆酶基因启动子区域中的转录调控元件第14-15页
        1.3.1 转录调控元件的种类及研究第14页
        1.3.2 CUF1转录因子与铜离子的响应研究第14-15页
    1.4 农杆菌转化技术(ATMT)第15-16页
    1.5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应用第16-18页
        1.5.1 在基因组水平上的应用第16-17页
        1.5.2 在转录组水平上的应用第17-18页
    1.6 齿毛菌高产漆酶分子机制研究的意义第18-19页
    1.7 选题依据第19页
    1.8 主要研究内容第19-21页
        1.8.1 齿毛菌基因组测序第19页
        1.8.2 齿毛菌转录组测序第19页
        1.8.3 新漆酶基因的克隆与漆酶家族分析第19-20页
        1.8.4 齿毛菌CUF1转录因子的功能研究第20-21页
第二章 齿毛菌基因组测序与转录组测序第21-52页
    第一节 齿毛菌基因组测序第21-33页
        1.1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21-23页
            1.1.1 菌株第21页
            1.1.2 主要试剂第21页
            1.1.3 常用溶液第21页
            1.1.4 主要仪器设备第21-22页
            1.1.5 培养基第22-23页
        1.2 实验方法第23-25页
            1.2.1 齿毛菌基因组DNA的提取第23页
            1.2.2 文库构建及库检第23页
            1.2.3 原始数据处理第23-24页
            1.2.4 基因组数据组装第24页
            1.2.5 基因组基因注释第24-25页
        1.3 结果与分析第25-32页
            1.3.1 齿毛菌DNA提取第25页
            1.3.2 基因组测序及组装第25-27页
            1.3.3 基因注释及分析第27-31页
            1.3.4 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第31-32页
        1.4 小结第32-33页
    第二节 齿毛菌转录组测序第33-52页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33-34页
            2.1.1 菌株第33页
            2.1.2 主要试剂第33页
            2.1.3 引物合成及测序第33-34页
            2.1.4 常用溶液第34页
            2.1.5 主要仪器设备第34页
            2.1.6 培养基第34页
        2.2 实验方法第34-39页
            2.2.1 制备种子液第34-35页
            2.2.2 摇瓶发酵第35页
            2.2.3 齿毛菌总RNA的提取第35页
            2.2.4 文库构建及库检第35页
            2.2.5 数据处理第35-36页
            2.2.6 Illumina齿毛菌转录组序列组装第36页
            2.2.7 转录组Unigene功能注释及分析第36页
            2.2.8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第36页
            2.2.9 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Solexa结果第36-39页
            2.2.10 qPCR数据处理第39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39-50页
            2.3.1 数据组装第39-41页
            2.3.2 Unigene的功能注释第41-42页
            2.3.3 Unigene的GO分类第42-43页
            2.3.4 Unigene的KOG相关功能分类第43-44页
            2.3.5 Unigene的KEGG分析第44-45页
            2.3.6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第45-46页
            2.3.7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分析第46-47页
            2.3.8 转录因子的筛选第47-48页
            2.3.9 qPCR验证转录组测序结果第48-50页
        2.4 小结第50-52页
第三章 新漆酶基因克隆与漆酶家族分析第52-71页
    3.1 实验材料第52页
        3.1.1 菌株和质粒第52页
        3.1.2 主要试剂第52页
        3.1.3 培养基第52页
        3.1.4 引物合成及测序第52页
    3.2 实验方法第52-55页
        3.2.1 漆酶基因克隆第52-54页
            3.2.1.1 特异引物设计第52-53页
            3.2.1.2 cDNA第一链的合成第53-54页
            3.2.1.3 漆酶基因cDNA序列克隆第54页
        3.2.2 HYB07漆酶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第54-55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55-70页
        3.3.1 新漆酶基因的克隆第55-57页
        3.3.2 HYB07漆酶家族第57-70页
            3.3.2.1 漆酶家族在基因组中分布第57页
            3.3.2.2 内含子分析第57-59页
            3.3.2.3 编码区序列分析第59-65页
            3.3.3.4 特征序列分析第65-67页
            3.3.3.5 蛋白结构预测第67-70页
    3.4 小结第70-71页
第四章 齿毛菌CUF1转录因子的功能研究第71-84页
    4.1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71-73页
        4.1.1 菌株和质粒第71页
        4.1.2 培养基第71页
        4.1.3 主要试剂及溶液第71-73页
        4.1.4 主要仪器第73页
    4.2 实验方法第73-76页
        4.2.1 cuf1全长克隆第73页
        4.2.2 cuf1生物信息学分析第73页
        4.2.3 农杆菌双元表达载体的构建第73-74页
        4.2.4 重组农杆菌菌株的构建第74-75页
            4.2.4.1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制备第74页
            4.2.4.2 农杆菌的电转化第74-75页
            4.2.4.3 农杆菌转化子的验证第75页
        4.2.5 农杆菌介导的齿毛菌遗传转化第75页
        4.2.6 齿毛菌pCAMBIA1302-cuf1阳性转化子的验证第75-76页
            4.2.6.1 pCAMBIA1302-cuf1阳性转化子cuf1筛选及基因水平验证第75-76页
            4.2.6.2 漆酶酶活水平验证第76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76-83页
        4.3.1 cuf1基因克隆与特性第76-79页
        4.3.2 pCAMBIA1302- cuf1阳性转化子的筛选与鉴定第79-80页
        4.3.3 齿毛菌pCAMBIA1302-cuf1阳性转化子的PCR鉴定第80-81页
        4.3.4 pCAMBIA1302-cuf1阳性转化子的产漆酶能力第81-83页
    4.4 小结第83-84页
结论与展望第84-87页
    结论第84-86页
    展望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7页
附录第97-114页
致谢第114-115页
个人简历第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HS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下一篇:毛泽东的宣传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