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4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马氏体耐热钢的发展 | 第12页 |
1.3 马氏体耐热钢的概述 | 第12-16页 |
1.3.1 马氏体耐热钢中各元素作用 | 第13-15页 |
1.3.2 马氏体耐热钢的牌号 | 第15-16页 |
1.4 13Cr9CoVNiNbNB和11Cr12Ni3Mo2VN马氏体耐热钢的概述 | 第16-17页 |
1.4.1 13Cr9CoVNiNbNB和11Cr12Ni3Mo2VN马氏体耐热钢简介 | 第16页 |
1.4.2 13Cr9CoVNiNbNB和11Cr12Ni3Mo2VN耐热钢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5 金属材料的热变形研究 | 第17-22页 |
1.5.1 金属材料热变形的方式 | 第18-19页 |
1.5.2 金属材料热变形的流变应力 | 第19页 |
1.5.3 金属材料的热变形过程 | 第19-20页 |
1.5.4 本构关系简介 | 第20-22页 |
1.5.5 热加工图 | 第22页 |
1.6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24-27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4页 |
2.2 实验设备 | 第24-25页 |
2.3 试样的制备 | 第25页 |
2.4 实验方案 | 第25-26页 |
2.5 显微组织观察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热变形流变力学行为研究 | 第27-54页 |
3.1 应力-应变曲线分析 | 第28-32页 |
3.1.1 13Cr9CoVNiNbNB耐热钢的应力-应变曲线 | 第28-30页 |
3.1.2 11Cr12Ni3Mo2VN耐热钢的应力-应变曲线 | 第30-32页 |
3.2 不考虑应变的Arrhenius本构方程 | 第32-39页 |
3.2.1 13Cr9CoVNiNbNB耐热钢的本构方程 | 第32-36页 |
3.2.2 11Cr12Ni3Mo2VN耐热钢的本构方程 | 第36-39页 |
3.3 考虑应变的Arrhenius本构方程 | 第39-53页 |
3.3.1 13Cr9CoVNiNbNB耐热钢的本构方程 | 第39-47页 |
3.3.2 11Cr12Ni3Mo2VN耐热钢的本构方程 | 第47-5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材料在热变形过程中的显微组织演变 | 第54-66页 |
4.1 13Cr9CoVNiNbNB耐热钢的微观组织分析 | 第54-57页 |
4.1.1 温度对微观组织的影响 | 第54-56页 |
4.1.2 应变速率对微观组织的影响 | 第56-57页 |
4.2 11Cr12Ni3Mo2VN耐热钢的微观组织分析 | 第57-60页 |
4.2.1 温度对微观组织的影响 | 第57-58页 |
4.2.2 应变速率对微观组织的影响 | 第58-60页 |
4.3 透射电镜分析 | 第60-6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五章 材料的热加工图研究 | 第66-81页 |
5.1 引言 | 第66页 |
5.2 基于动态材料理论(DMM)的热加工图 | 第66-68页 |
5.2.1 功率耗散图理论 | 第67页 |
5.2.2 流变失稳图理论 | 第67-68页 |
5.3 13Cr9CoVNiNbNB耐热钢加工图 | 第68-74页 |
5.3.1 13Cr9CoVNiNbNB耐热钢热加工图的建立及分析 | 第68-73页 |
5.3.2 13Cr9CoVNiNbNB耐热钢不同区域显微组织观察 | 第73-74页 |
5.4 11Cr12Ni3Mo2VN耐热钢加工图 | 第74-80页 |
5.4.1 11Cr12Ni3Mo2VN耐热钢加工图的建立及分析 | 第74-79页 |
5.4.2 11Cr12Ni3Mo2VN耐热钢不同区域显微组织观察 | 第79-8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81-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