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7-1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7-8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8页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第8-9页 |
1.2.1 农超对接 | 第8-9页 |
1.2.2 农民合作社 | 第9页 |
1.2.3 农民合作社资源禀赋 | 第9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6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11-12页 |
1.6.1 创新之处 | 第11页 |
1.6.2 不足之处 | 第11-12页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第12-20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2-13页 |
2.1.1 交易费用理论 | 第12页 |
2.1.2 集体行动理论 | 第12-13页 |
2.1.3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3页 |
2.2 关于“农超对接”的研究 | 第13-15页 |
2.3 “农超对接”的发展模式 | 第15页 |
2.4 江西省“农超对接”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2.5 农民合作社参与“农超对接”的影响因素 | 第16-19页 |
2.6 文献评述 | 第19-20页 |
3 农民合作社禀赋对其“农超对接”影响因素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20-33页 |
3.1 数据来源 | 第20页 |
3.2 农民合作社主要特征 | 第20-21页 |
3.3 合作社禀赋差异性分析 | 第21-33页 |
3.3.1 合作社社员文化程度差异对其“农超对接”参与意愿与参与行为的影响分析 | 第21-23页 |
3.3.2 合作社资本差异对其“农超对接”参与意愿与参与行为的影响分析 | 第23-24页 |
3.3.3 主营产品差异对其“农超对接”参与的影响分析 | 第24-25页 |
3.3.4 合作社农产品竞争力差异对其“农超对接”参与的影响分析 | 第25-30页 |
3.3.5 合作社市场开拓能力差异对其“农超对接”参与的影响分析 | 第30-31页 |
3.3.6 合作社产品销售范围差异对其“农超对接”参与的影响分析 | 第31-33页 |
4 农民合作社禀赋对其“农超对接”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33-40页 |
4.1 研究方法选取 | 第33页 |
4.2 实证分析 | 第33-37页 |
4.2.1 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 | 第33-34页 |
4.2.2 相关假设 | 第34-37页 |
4.3 回归结果分析 | 第37-40页 |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0-42页 |
5.1 结论 | 第40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40-41页 |
5.3 研究局限及展望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附录 | 第45-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