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生物学论文--森林生态学论文

基于3S和Invest模型的辽东山区次生林生态功能评价区划研究

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4-15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5页
    1.3 研究内容第15-17页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7-22页
    2.1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第17-19页
        2.1.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概念第17-18页
        2.1.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类研究第18页
        2.1.3 InVEST模型研究进展第18-19页
    2.2 生态功能区划研究进展第19-22页
        2.2.1 国外生态功能区划研究概况第19-20页
        2.2.2 国内生态功能区划研究概况第20-22页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第22-25页
    3.1 地理位置第22页
    3.2 地貌特征第22-23页
    3.3 气候特征第23页
    3.4 水文特征第23页
    3.5 土壤类型第23页
    3.6 植被状况第23-25页
第四章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5-42页
    4.1 清原县林地类型图第25-27页
        4.1.1 林班图整理第25页
        4.1.2 Landsat影像预处理第25-26页
        4.1.3 影像解译精度验证第26-27页
    4.2 InVEST模型原理及数据处理第27-38页
        4.2.1 生境质量模型第27-29页
        4.2.2 碳储量模型第29-31页
        4.2.3 水源供给模型第31-35页
        4.2.4 土壤保持模型第35-38页
    4.3 生态敏感性因子数据处理第38-41页
    4.4 技术路线第41-42页
第五章 生态功能重要性/敏感性评价分析第42-63页
    5.1 生态服务功能评价第42-59页
        5.1.1 生境质量评价分析第42-45页
        5.1.2 碳储量功能评价分析第45-48页
        5.1.3 水源供给功能评价分析第48-52页
        5.1.4 土壤保持功能评价分析第52-56页
        5.1.5 生态服务功能评价分析第56-59页
    5.2 生态敏感性因子评价分析第59-63页
        5.2.1 立地因子评价分析第60页
        5.2.2 植被因子评价分析第60-61页
        5.2.3 社会因子评价分析第61页
        5.2.4 水域因子评价分析第61-63页
第六章 生态功能区划第63-67页
    6.1 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综合评价分区第63-64页
    6.2 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分区第64-65页
    6.3 研究区综合生态功能区划第65-67页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第67-69页
    7.1 结论第67-68页
    7.2 讨论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6页
致谢第76-7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第77-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果榆苗期对不同水分胁迫的生长与生理响应
下一篇:不同镉积累型番茄品种对土壤镉吸收差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