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9页 |
第一章 品牌与符号的概念释义 | 第9-12页 |
第一节 品牌的概念 | 第9-10页 |
一、品牌的定义与演变 | 第9页 |
二、品牌的内涵与价值 | 第9-10页 |
第二节 符号的释义 | 第10-12页 |
一、符号的概念 | 第10-11页 |
二、符号的特征与功能 | 第11-12页 |
第二章 “超级符号”的概念与分析 | 第12-16页 |
第一节 “超级符号”的内涵与构成要素 | 第12-13页 |
一、“超级符号”的来源与界定 | 第12页 |
二、构成“超级符号”的必要因素 | 第12-13页 |
第二节 “超级符号”在品牌传播中的作用 | 第13-15页 |
一、增强品牌的视觉识别 | 第13-14页 |
二、强化消费者的品牌认知 | 第14页 |
三、降低消费者的选择成本 | 第14-15页 |
第三节 “超级符号”在品牌设计中的应用发展概述 | 第15-16页 |
第三章 新传播语境下的“超级符号” | 第16-32页 |
第一节 互联网+时代的新传播语境 | 第16-18页 |
一、传播语境的含义 | 第16页 |
二、互联网+时代的品牌传播 | 第16-18页 |
第二节 新传播语境下品牌设计的发展现状 | 第18-22页 |
一、传播手段的多元化呈现 | 第18-19页 |
二、品牌形象的多维度确立 | 第19-22页 |
第三节 新传播语境下影响“超级符号”形成的因素 | 第22-23页 |
一、信息传播速度的便捷性 | 第22-23页 |
二、信息传播含量的丰富性 | 第23页 |
三、信息传播样式的时尚性 | 第23页 |
第四节 新传播语境下“超级符号”在品牌设计中的多样表现方式 | 第23-32页 |
一、保留基础形,突破标准色 | 第23-26页 |
二、元素提炼,叠加效应 | 第26-29页 |
三、动态辅助,吸引受众 | 第29-30页 |
四、生动趣味,情感共鸣 | 第30-32页 |
第四章 “超级符号”的应用对品牌推广的启示 | 第32-35页 |
第一节 “超级符号”的传播优势 | 第32页 |
一、信息传播的零消耗 | 第32页 |
二、品牌形象的个性化 | 第32页 |
第二节 强化品牌的形象内涵 | 第32-33页 |
一、拓展品牌形象的社会认知 | 第33页 |
二、提升品牌形象的传播效果 | 第33页 |
第三节 “超级符号”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需求 | 第33-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