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英文摘要 | 第7-8页 | 
| 前言 | 第9-11页 | 
| 1 实验材料 | 第11-13页 | 
| 1.1 临床资料 | 第11-13页 | 
| 1.1.1 病例来 | 第11页 | 
| 1.1.2 病例一般情况 | 第11页 | 
| 1.1.3 诊断依据 | 第11-12页 | 
| 1.1.3.1 西医诊断标准 | 第11-12页 | 
| 1.1.3.2 中医诊断标准 | 第12页 | 
| 1.1.4 纳入标准 | 第12页 | 
| 1.1.5 排除标准 | 第12-13页 | 
| 1.1.6 剔除标准 | 第13页 | 
| 1.2 实验药品、试剂、仪器 | 第13页 | 
| 1.2.1 药品 | 第13页 | 
| 1.2.2 试剂与仪器 | 第13页 | 
| 2 方法与结果 | 第13-20页 | 
| 2.1 方法 | 第13-15页 | 
| 2.1.1 药物制备 | 第13页 | 
| 2.1.2 治疗方法 | 第13-14页 | 
| 2.1.3 检测指标 | 第14页 | 
| 2.1.3.1 流式细胞分析仪测定CD细胞值 | 第14页 | 
| 2.1.3.2 创面面积及创面愈合率 | 第14页 | 
| 2.1.3.3 安全性指标 | 第14页 | 
| 2.1.4 统计学处理 | 第14-15页 | 
| 2.2 结果 | 第15-20页 | 
| 2.2.1 治疗前—三组组间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统计与分析 | 第15-16页 | 
| 2.2.2 治疗前后—两组组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统计与分析 | 第16-17页 | 
| 2.2.3 治疗后—两组组间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统计与分析 | 第17-19页 | 
| 2.2.4 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创面面积统计与分析 | 第19页 | 
| 2.2.5 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创面愈合率统计与分析 | 第19-20页 | 
| 2.2.6 安全性指标检测结果统计与分析 | 第20页 | 
| 3 结论与讨论 | 第20-27页 | 
| 3.1 讨论 | 第20-26页 | 
| 3.1.1 免疫治疗在结核性肛瘘治疗中的价值 | 第20-21页 | 
| 3.1.2 T淋巴细胞亚群在结核性肛瘘转归中的应用 | 第21-22页 | 
| 3.1.3 祖国医学在结核性肛瘘治疗中的应用 | 第22-23页 | 
| 3.1.4 青蒿鳖甲汤加减的组方分析 | 第23-24页 | 
| 3.1.5 治疗前后CD3~+、CD4~+、CD8~+水平,CD4~+/CD8~+比值的结果 | 第24-25页 | 
| 3.1.6 治疗前后术后创面面积、创面愈合率结果分析 | 第25页 | 
| 3.1.7 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与术后创面愈合结果相关性分析 | 第25-26页 | 
| 3.1.8 治疗前后不良反应结果分析 | 第26页 | 
| 3.2 结论 | 第26-27页 | 
| 总结与展望 | 第27-28页 | 
| 参考文献 | 第28-31页 | 
| 附录一 缩略语表 | 第31-32页 | 
| 附录二 综述 | 第32-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 附录三 图片或病例收集等 | 第40-44页 | 
| 附录四 致谢 | 第44-45页 | 
| 附录五 个人简历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