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7页 |
1.1 催化反应概述 | 第11-12页 |
1.1.1 酶促反应 | 第11-12页 |
1.1.2 化学催化反应 | 第12页 |
1.2 金属纳米材料概述 | 第12-20页 |
1.2.1 Bottom-up方法制备金属纳米材料的简介 | 第13-14页 |
1.2.2 金属纳米材料与酶复合在催化领域的应用 | 第14-18页 |
1.2.3 金属纳米材料与碳材料复合在催化领域的应用 | 第18-20页 |
1.3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7页 |
第二章 金纳米颗粒对漆酶催化活性的光诱导作用 | 第27-46页 |
2.1 前言 | 第27-28页 |
2.2 仪器与试剂 | 第28-29页 |
2.3 实验与表征 | 第29-30页 |
2.3.1 Laccase-Au复合物的合成 | 第29页 |
2.3.2 Au NPs的合成 | 第29页 |
2.3.3 活性分析 | 第29页 |
2.3.4 非变性凝胶电泳的测试 | 第29页 |
2.3.5 米氏方程的分析 | 第29-30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30-42页 |
2.4.1 Laccase-Au复合物的表征 | 第30-32页 |
2.4.2 Laccase-Au复合物的催化活性 | 第32-39页 |
2.4.3 金纳米颗粒对漆酶活性的可见光诱导调控与衰减效应 | 第39-42页 |
2.5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第三章 珊瑚铜/碳点纳米结构的制备及其对二氧化碳还原反应催化活性的研究 | 第46-69页 |
3.1 前言 | 第46-47页 |
3.2 仪器和试剂 | 第47-48页 |
3.3 实验和表征 | 第48-51页 |
3.3.1 样品的制备 | 第48-49页 |
3.3.2 电化学测试 | 第49-50页 |
3.3.3 产物分析 | 第50页 |
3.3.4 氢离子吸附测试 | 第50页 |
3.3.5 CO_2吸附测试 | 第50-51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51-63页 |
3.4.1 Cu-CDots nanocorals的结构表征 | 第51-56页 |
3.4.2 Cu-CDots nanocorals电催化性质及产物分析 | 第56-61页 |
3.4.3 Cu-CDots nanocorals对CO_2反应的催化机理的研究 | 第61-63页 |
3.5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第四章 四氧化三钴/碳点/氮化碳:一种三组分催化剂设计用于高效、稳定的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生成合成气 | 第69-95页 |
4.1 前言 | 第69-71页 |
4.2 仪器与试剂 | 第71页 |
4.3 实验及表征 | 第71-74页 |
4.3.1 样品的制备 | 第71-72页 |
4.3.2 电化学测试 | 第72-73页 |
4.3.3 产物分析 | 第73页 |
4.3.4 H~+吸附测试 | 第73-74页 |
4.3.5 法拉第效率的计算 | 第74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74-90页 |
4.4.1 Co_3O_4-CDots-C_3N_4复合物的表征 | 第74-78页 |
4.4.2 Co_3O_4-CDots-C_3N_4复合物电催化剂设计和制备合成气的反应机理 | 第78-80页 |
4.4.3 电化学测试 | 第80-90页 |
4.5 结论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5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95-96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96-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