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6-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5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6-18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8-22页 |
1.2.1 机械回收方法 | 第19页 |
1.2.2 热回收方法 | 第19-20页 |
1.2.3 化学回收方法 | 第20-22页 |
1.3 论文的选题 | 第22-23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页 |
1.5 论文的组织 | 第23-25页 |
第二章 超临界水/醇混合流体对树脂基体的降解作用 | 第25-35页 |
2.1 水/醇混合流体的临界条件 | 第25-27页 |
2.1.1 临界温度计算 | 第25页 |
2.1.2 临界压力计算 | 第25-27页 |
2.2 实验过程 | 第27-28页 |
2.2.1 CF/EP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27页 |
2.2.2 CF/EP复合材料的降解流程 | 第27-28页 |
2.2.3 环氧树脂基体降解率的计算 | 第28页 |
2.3 不同流体对树脂基体的降解作用 | 第28-31页 |
2.3.1 单一流体对树脂基体的降解作用 | 第28-29页 |
2.3.2 水/醇混合流体对树脂基体的降解作用 | 第29-31页 |
2.4 水/正丁醇混合流体对树脂基体的降解能力 | 第31-33页 |
2.4.1 体积比例、反应温度对树脂基体降解率的影响 | 第31-32页 |
2.4.2 反应时间对树脂基体降解率的影响 | 第32-33页 |
2.4.3 催化剂浓度对树脂基体降解率的影响 | 第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三章 超临界水/正丁醇回收碳纤维制品的工艺研究 | 第35-52页 |
3.1 实验器材与表征方法 | 第35-39页 |
3.1.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35页 |
3.1.2 碳纤维拉伸强度的测试方法 | 第35-38页 |
3.1.3 研究对象的确定 | 第38-39页 |
3.2 不同工艺参数对水/正丁醇混合流体降解碳纤维制品的影响 | 第39-46页 |
3.2.1 体积比例对超临界水/正丁醇降解碳纤维制品的影响 | 第39-41页 |
3.2.2 反应温度对超临界水/正丁醇降解碳纤维制品的影响 | 第41-42页 |
3.2.3 催化剂浓度对超临界水/正丁醇降解碳纤维制品的影响 | 第42-44页 |
3.2.4 反应时间对超临界水/正丁醇降解碳纤维制品的影响 | 第44-46页 |
3.3 不同工艺参数对回收碳纤维的微观形貌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6-51页 |
3.3.1 体积比例对回收碳纤维微观形貌的影响 | 第46页 |
3.3.2 体积比例对回收碳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6-47页 |
3.3.3 反应温度对回收碳纤维微观形貌的影响 | 第47页 |
3.3.4 反应温度对回收碳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7-48页 |
3.3.5 催化剂浓度对回收碳纤维微观形貌的影响 | 第48-49页 |
3.3.6 催化剂浓度对回收碳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9页 |
3.3.7 反应时间对回收碳纤维微观形貌的影响 | 第49-50页 |
3.3.8 反应时间对回收碳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0-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回收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第52-69页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52-53页 |
4.2 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标准试样制备 | 第53-57页 |
4.2.1 拉伸试样的制备与测试 | 第54-55页 |
4.2.2 弯曲试样的制备与测试 | 第55-56页 |
4.2.3 冲击试样的制备与测试 | 第56-57页 |
4.3 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第57-62页 |
4.3.1 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 | 第57-59页 |
4.3.2 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 | 第59-61页 |
4.3.3 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 | 第61-62页 |
4.4 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 | 第62-63页 |
4.5 回收短纤维的取向研究 | 第63-68页 |
4.5.1 取向方法 | 第64-65页 |
4.5.2 取向装置 | 第65-67页 |
4.5.3 操作实例 | 第67-6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超临界流体回收碳纤维制品的LCA分析 | 第69-79页 |
5.1 生命周期方法 | 第69-70页 |
5.2 目标和范围的确定 | 第70-71页 |
5.2.1 研究对象和目的 | 第70页 |
5.2.2 功能单位 | 第70页 |
5.2.3 基本假设 | 第70页 |
5.2.4 系统边界的确定 | 第70-71页 |
5.3 清单分析 | 第71-74页 |
5.4 环境影响评价 | 第74-78页 |
5.4.1 无回收处理方案的环境影响评价 | 第74-76页 |
5.4.2 超临界水/正丁醇回收处理方案的环境影响评价 | 第76-7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9-81页 |
6.1 总结 | 第79-80页 |
6.2 展望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