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牵引站供电工程设计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1.2 电气化铁路发展历程 | 第9-10页 |
1.2.1 国内铁路发展现状 | 第9页 |
1.2.2 国外铁路发展现状 | 第9-10页 |
1.3 工程设计主要关键点 | 第10-13页 |
1.3.1 铁路牵引站用电负荷分析 | 第10页 |
1.3.2 供电方案设计研究 | 第10-12页 |
1.3.3 站内总平面布置及主接线情况 | 第12-13页 |
1.4 本设计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第2章 电力系统概况及接入方案 | 第14-20页 |
2.1 兴安公司管辖电网现状 | 第14-16页 |
2.1.1 兴安电网概况 | 第14-16页 |
2.1.2 电网存在问题 | 第16页 |
2.2 工程接入电网方案 | 第16-18页 |
2.2.1 周边变电站情况 | 第16-17页 |
2.2.2 接入方案选择 | 第17-18页 |
2.3 小结 | 第18-20页 |
第3章 短路电流及变电部分论述 | 第20-35页 |
3.1 短路电流计算 | 第20-21页 |
3.2 主要设备的选择 | 第21-23页 |
3.2.1 系统概况 | 第22页 |
3.2.2 电气设备的短路稳定 | 第22页 |
3.2.3 环境条件 | 第22-23页 |
3.3 绝缘及保护 | 第23-27页 |
3.3.1 电气设备防漏电 | 第23-26页 |
3.3.2 电气设备外绝缘及泄漏距离的确定 | 第26-27页 |
3.4 继电保护配置 | 第27-29页 |
3.4.1 对侧站现状 | 第27页 |
3.4.2 系统继电保护配置 | 第27-29页 |
3.5 土建结构设计 | 第29-31页 |
3.5.1 建筑规模 | 第29页 |
3.5.2 结构组成设计 | 第29-31页 |
3.6 光缆通信 | 第31-34页 |
3.7 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输电线路特性设计分析 | 第35-47页 |
4.1 路径选择分析 | 第35-38页 |
4.1.1 路径选择原则 | 第35-36页 |
4.1.2 路径方案描述 | 第36-38页 |
4.2 杆塔、导地线选型研究 | 第38-44页 |
4.2.1 杆塔选型模型 | 第38-43页 |
4.2.2 导地线设计 | 第43-44页 |
4.3 绝缘子串及金具选择 | 第44-45页 |
4.4 小结 | 第45-47页 |
第5章 备用电源自动投切装置判定分析 | 第47-55页 |
5.1 220kV进线备自投运行方式 | 第47-49页 |
5.1.1 运行条件 | 第47页 |
5.1.2 运行方式 | 第47-48页 |
5.1.3 进线备自投逻辑 | 第48-49页 |
5.2 备自投与相应保护的配合 | 第49-54页 |
5.2.1 备自投与线路重合闸的配合 | 第49页 |
5.2.2 备自投动作的方法 | 第49-50页 |
5.2.3 备自投分段断路器保护 | 第50-51页 |
5.2.4 线路进线备自投运行测试 | 第51-54页 |
5.3 小结 | 第54-55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6.1 结论 | 第55-56页 |
6.2 展望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作者简介 | 第61-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