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25页 |
1.1 燃料电池 | 第11-13页 |
1.1.1 燃料电池概况 | 第11-12页 |
1.1.2 阴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 第12-13页 |
1.2 阴离子交换膜概况 | 第13-19页 |
1.2.1 聚芳醚酮类阴离子交换膜 | 第13-15页 |
1.2.2 聚砜类阴离子交换膜 | 第15-17页 |
1.2.3 聚苯醚类阴离子交换膜 | 第17-18页 |
1.2.4 聚苯乙烯合物阴离子交换膜 | 第18-19页 |
1.3 掺杂改性阴离子交换膜 | 第19-23页 |
1.3.1 掺杂纳米二氧化硅 | 第20-21页 |
1.3.2 掺杂纳米二氧化钛 | 第21页 |
1.3.3 掺杂氧化石墨烯 | 第21-22页 |
1.3.4 掺杂壳聚糖 | 第22-23页 |
1.4 论文的来源、内容及意义 | 第23-25页 |
2 实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 第25-32页 |
2.1 实验设备与实验原料 | 第25-27页 |
2.1.1 实验设备 | 第25页 |
2.1.2 原料与试剂 | 第25-26页 |
2.1.3 试剂精制与原料纯化 | 第26-27页 |
2.2 表征方法 | 第27-32页 |
2.2.1 红外谱图分析 | 第27页 |
2.2.2 核磁共振分析 | 第27页 |
2.2.3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27页 |
2.2.4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27页 |
2.2.5 离子交换容量 | 第27-28页 |
2.2.6 溶解性 | 第28-29页 |
2.2.7 吸水率 | 第29页 |
2.2.8 溶胀率 | 第29页 |
2.2.9 离子电导率 | 第29-30页 |
2.2.10 机械性能 | 第30页 |
2.2.11 水解稳定性 | 第30-31页 |
2.2.12 耐碱稳定性 | 第31页 |
2.2.13 抗氧化稳定性 | 第31-32页 |
2.2.14 甲醇透过率 | 第32页 |
3 改性二氧化钛纳米管掺杂聚芳醚酮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及性能 | 第32-47页 |
3.1 引言 | 第32-3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3-35页 |
3.2.1 改性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制备 | 第33-34页 |
3.2.2 聚合物的制备 | 第34-35页 |
3.2.3 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 | 第3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5-47页 |
3.3.1 TNT及QTNT的制备与表征 | 第35-37页 |
3.3.2 聚合物制备与表征 | 第37-39页 |
3.3.3 阴离子交换膜的表征 | 第39-40页 |
3.3.4 膜的溶解性 | 第40页 |
3.3.5 膜的IEC、吸水率及溶胀率 | 第40-42页 |
3.3.6 膜的电导率 | 第42-43页 |
3.3.7 膜的机械性能 | 第43-44页 |
3.3.8 膜的水解稳定性 | 第44页 |
3.3.9 膜的抗氧化稳定性 | 第44-45页 |
3.3.10 膜的耐碱稳定性 | 第45-46页 |
3.3.11 膜的甲醇透过率 | 第46-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页 |
4 氮化碳掺杂聚芳醚酮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及性能 | 第47-58页 |
4.1 引言 | 第47-48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8-49页 |
4.2.1 氮化碳的制备 | 第48-49页 |
4.2.2 聚合物的制备 | 第49页 |
4.2.3 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 | 第49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9-57页 |
4.3.1 氮化碳的制备与表征 | 第49-51页 |
4.3.2 聚合物和膜的制备与表征 | 第51页 |
4.3.3 膜的溶解性 | 第51-52页 |
4.3.4 膜的IEC、吸水率及溶胀率 | 第52-53页 |
4.3.5 膜的电导率 | 第53-54页 |
4.3.6 膜的机械性能 | 第54-55页 |
4.3.7 膜的水解稳定性 | 第55页 |
4.3.8 膜的抗氧化稳定性 | 第55-56页 |
4.3.9 膜的耐碱稳定性 | 第56-57页 |
4.3.10 膜的甲醇透过率 | 第5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5 结论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8页 |
附录 | 第68页 |